諸天:從魔改笑傲江湖開始

第5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

弘治七年的末尾,嶽不群師徒送走了來此祝賀的沖虛和方正,也徹底奠定了三教鼎立華山為首的局面。

柳易的神蹟尚且不說,風清揚的首次露面,便讓方正兩人心中翻江倒海。

二人恭恭敬敬的向風清揚見禮,不單是輩分之差,更因為風清揚那肆無忌憚的氣勢,讓二人不得不恭謹。

隨後在會客廳內,嶽不群,柳易接連展露絕頂高手的氣勢,更是讓沖虛頭皮發麻,讓方正目瞪口呆。

“老中青三代絕頂同堂,百年前的華山也沒有如此實力啊。”

“武當唯有三豐祖師在世之時,有如此昌盛之景,後面便再沒有出現過如此盛況了。”

兩人徹底收起來小心思,不敢稍有逾越。

靠著三教同盟之好,方正兩人反倒是藉機向祖孫三人討教起了武功修行之法。

這倆人是真的拿得起放得下,風清揚和嶽不群不必說了,對柳易也願放下身份,虛心求教。

嶽不群等人倒也沒有為難二者,五個人在這華山會客廳,進行了一個小範圍的論武論道。

方正沖虛離去之時,不僅一掃來時的緊張凝重之感,反而面帶喜色,似有所得。

不過要說收穫最大的,當屬嶽不群師徒。

華山派本為全真華山。

全真派又稱全真道,由王重陽祖師創立,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即以“三教圓融、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

奉《道德經》、《清靜經》、《孝經》、《心經》、《全真立教十五論》等為主要經典。

可以說儒釋道三教通學,三教融會貫通,方得全真真意。

雖是道門,但也可以說是相容幷蓄後的道門。

有人講儒釋道的區別,說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開。

跟儒家學入世,學的是拿得起、有正氣;跟佛家學出世,學的是放得下、有靜氣;跟道家學超世,學的是想得開、有大氣。

智慧之人應帶著佛家的出世心態,憑著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業。

其實全真道早就有近似的理念了。

話說回來,風清揚因為以劍為本,對於悟道之法不感興趣,僅僅是在武功修行之上略有所獲。

但柳易師徒可是走悟道之途。

此前嶽不群學儒家思想偏多,後學道家學問,如今補齊了佛家精華,整個人都氣質更加圓融飽滿。

雖然方正所談僅僅是一部分佛家精要,但嶽不群差的就是那麼一點,一個將三教法門圓融如一的引子。

而柳易隨嶽不群悟道多年,如今學了佛家至理,配合上穿越前的二十多年間,對儒釋道思想的學習和體悟,整個人身上,終於,有了全真道的滋味。

師徒二人實力未有太多進展,但境界大有提高。

……

弘治八年一月,常思在華山度過了第一個春節,與此同時,嶽不群夫婦正式為柳易的婚事操辦起來。

三茶六禮,事務繁多。

尤其是以柳易如今的身份,婚禮規格也高了許多。有些禮節,雖然繁瑣,但在這個時代卻也無法避免。

三月份,經過嶽不群甯中則的操辦,封不平成不憂等人的奔波,柳易正式與常思定親,兩人的關係正式確定。

婚期定在中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