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三年二月二,終南山全真教大典。
“全真教掌教嶽不群到。”
“全真道武當派掌門沖虛到。”
“全真道泰山派掌門天門到。”
“全真道龍門派……”
……
“諸位道友,今日我全真教各宗派齊聚於此,一為歡迎泰山派、武當派正式迴歸全真道祖庭。”嶽不群身著黃白錦袍,外罩紫色道袍,坐於主位之上。
說著,嶽不群向著沖虛,天門二人點點頭。
“二則是總結回顧上一年各宗派發展情況,確定今年的發展方向和協同事項。”
“三則是每年例行的論武論道。”
“首先,請沖虛道長與天門道長髮言。”
“諸位道兄……”沖虛站起身,與各方見禮。
……
“諸事皆畢,各位道友再會。另外,今日我提前與諸位通報一個訊息。”典禮結束前,嶽不群說了一個訊息,引得眾人驚訝不已。
“三月三,我在華山恭候諸位。”
“吾等定當按時到場。”眾人回禮。
………
弘治十三年,三月初三,全真道門齊聚華山,江湖中各門各派重要人物盡皆到場,東廠的廠公、錦衣衛的指揮使奉命前來。
更勝一年前的大場面,在華山宴會廳出現了。
嶽不群作為東道主,與封不平,周不疑二人忙裡忙外。
不過今日的主角,不是嶽不群。
巳時三刻,時辰一到。
柳易身著嶽不群同款太虛袍,手持泰阿劍,從宴會廳門口,穿過人群,在大家的注視下一步步走到高臺之上,站到了嶽不群和風清揚中間。
高臺之上,只有嶽不群,柳易,風清揚祖孫三人。
華山一殿三院六部的頭頭腦腦分佈在高臺兩側。
“各位同道,歡迎大家前來參與我華山掌門接任大典,嶽某在此謝過諸位。”嶽不群理了理衣服,上前一步面向眾人說道。
“嶽某蒙師傅厚愛,任華山掌門已有二十二載。”
“兢兢業業,只為華山復興。”
“初時,我與師妹一同支撐華山,雖艱難,倒也闖出一個君子劍的雅號。”嶽不群說著,腦海裡不由得回想起,曾經年輕時的事。
臺下的甯中則,拉著嶽靈珊的手,不由得一緊,面上也有些懷念。
而嶽不群的話,也勾起了臺下眾人的回憶。
褚博明,方正沖虛,左冷禪,東方不敗等人,基本上都是嶽不群的同代人。
從年輕時到如今,一轉眼就二十多年過去了,不少人心生感慨。
“這些年來,華山在諸位同道的支援和幫助下,也有了些許進展。”
“其中,我徒柳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華山復起之路上,厥功甚偉。”
嶽不群從江湖小報之事說到華山改制,從剿滅倭寇到元氣之變。細數柳易在華山派發展中的貢獻。
不少人,聽完嶽不群的講述,只覺得柳易如同天降神人一般,專門相助華山。
而這也讓一眾新老勢力明白了柳易為什麼在華山,有那麼高的地位和權威。
華山發展到如今,是眾人一起努力達成的。但如果說選出來兩個最重要的人,無疑是嶽不群和柳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