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軍強攻幾次無果後,也只能認下被大明吃掉的土地,先穩定內部局勢,再言其他。
雙方大規模交戰,逐漸平息,主力軍成對峙狀態,開始了小股精銳作戰。
但邊境局勢仍舊緊張,誰都不敢真的放鬆,因為一旦在某個方向有所疏漏,被敵人精銳入侵,造成的後果是難以估量的。
周邊各國,為了減輕壓力,也因為政體原因,基本上都出動了宗教勢力或者武林門派,而這些高階武者在小戰場上,產生的破壞力,確實不是明軍所能抵擋的。
而正是多重原因交雜之下,在弘治十一年三月,弘治皇帝為調動民間力量,在與逐漸有統領江湖之勢的華山、少林、武當等勢力磋商過後,頒佈了江湖動員令。
“江湖武者報名登記後,作為義軍參與對外戰爭,可得軍功,軍功可換取錢財寶物功法、各種資源以及爵位封賞。”
“朝廷提供情報、作為主要進攻力量行動,義軍武者需配合軍隊行動,完成行動目標。
“每場戰鬥所得的戰利品,誰斬獲,誰擁有。”
訊息傳出,江湖振動。
為錢,為名,為武功,為爵位,為歷練。
不管什麼原因,大明各地出現了一批批的響應者,農幫聯盟更是成建制的出了兩千人。
這兩千人被弘治命褚博明親自指揮,參與戰鬥。意圖很明顯。
而為了方便管理,弘治又將統領義軍武者、與朝廷軍隊對接的事情,給了少林武當華山三家,將後勤運輸之事,委託給福威鏢局聯盟。
本來華山應該負責西北大漠、西南高原,北方草原和東北平原歸少林,東南沿海歸武當。
但方正找到嶽不群,主動要負責西北之地,嶽不群雖有不解,但也未拒絕交換。
所以才有了華山派分到了東北西南兩個方向的情況出現。
最初幾派都只是出人負責跟隨義軍,保持與朝廷軍隊的聯絡,協調雙方戰鬥。
但後面發現,這些武者,人數一多,就會亂,而且紀律性極差,配合軍隊戰鬥,也是一塌糊塗,面對成建制的軍隊,根本不會作戰。
組織性、紀律性、就連戰鬥力都無法保證。
各地軍隊給弘治的彙報,被送到了少林武當華山掌門的桌案上。
弘治的意思很明顯,給你們主導權利,就要把事情做好,別想著那麼輕鬆。
嶽不群方正沖虛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得派出自家的人,教一教江湖武者,帶一批人出來。
不然真的哪天出了大差錯,影響了邊關戰事,誰都擔不起責任。
所以就有了令狐沖,梁髮帶人參與戰鬥,並負責照顧一眾江湖人的情況。
作為柳易之下,嶽不群這一門的二徒弟,三徒弟,兩人實力沒話說,而且還都與柳易單獨出去歷練過,又經過了好幾年在各個部門的任職的經歷,足以獨當一面。
柳易為了他們的安全,更是拿出了早都準備好的神兵鎧甲。
令狐沖那一組,性格以靈活機動為主,是金絲鎧配倚天劍。
梁發那一組,喜歡硬碰硬,持久和耐力良好,配備的則是不動山鎧甲和巨闕劍。
武器鎧甲的打造圖紙都是以前遊戲中的,柳易在外面跟著鐵匠師傅學了幾個月後,在家園中磨了近半年時間,成功打造出第一把乙級的倚天劍。
雖然做不到有些動畫效果中的劍氣似鐳射,但絕對要好於幾百年前的倚天劍。用料足啊!
前前後後兩年多,柳易才積攢了一些家底,這就拿出來小半了。
不過既然師弟們都配齊了,師傅師孃,還有部分華山高層的裝備,更是準備好了。
數量有限,不能保證成套,但大部分人都得了合手的武器或者鎧甲。
其他人的都無所謂,嶽不群手中的那把劍,卻是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