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年,他和妻子為了維護華山派的招牌,兢兢業業的練武,下山除惡,也沒心思過個好年。直到有了嶽靈珊,二人才算是停下了忙碌。
這兩年收了徒弟,人也多了起來,尤其是今年,大徒弟武道有成,二徒弟前途無量,小徒弟天資不凡,老嶽壓在身上的擔子,輕了許多。
跟甯中則商量後,兩人照著以前華山派的規矩,操辦了起來。
看著天空中綻放的煙花,嶽不群一手抱著女兒,一手牽著妻子,一家三口靜靜的欣賞著。
旁邊的柳易看著這一幕,也回想起自己的父母,有一些想家。不過隨後,他就回過神來,制止了師弟們的嬉戲打鬧,帶著他們走到師父師孃身邊,靜靜的看著煙花。
“這裡,也是我的家啊。”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柳易,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
......
新年很快過去,大年初三,柳易就再次來到了思過崖。這個前世諸多名場面發生的地方,如今也只是柳易練功之所。
為了發揮身體的優勢,柳易從不曾放下對混元掌的修習。
而柳易的混元掌想要突破第四重,根據華山上的記載,有兩個方法,一是水磨工夫,三年苦工,不得懈怠,可以自然而然進入第四重;二是藉助外力,加快修煉速度。
這外力,指的就是冷熱交替,水火相容,藉以成就混元之功。這也是混元掌、混元功的混元之名的由來。
華山這麼多年,也不是沒人嘗試第二種方法,但後來都放棄了,無他,身體扛不住。
不過這對於柳易而言,卻是一片坦途。以他如今的根骨,如果他都會失敗,那毫不客氣的說,這個方法就是錯的。
至於為什麼要上思過崖,當然是因為思過崖是華山最冷的地方。
藉助外力練功就是要受環境制約,熱好找,一把火起來,就有幾百度的高溫,可是冷難尋,除非是到塞北,不然只能等到冬日,地凍天寒時分。
今年冬日,柳易在嶽不群的指導下,來到思過崖藉助寒冷的環境練功,如今已有一個多月,柳易心有所感,突破就在這幾天。
只見柳易走到崖壁前站定,豎起一雙手,緩緩貼到寒冷的石壁之上,雙手運功,在石壁之上滑動。那零下二十幾度的石壁上,已被他用手搓出來一道道光滑的淺痕。
柳易的精神集中在雙手之上,既要運功抵抗寒氣,防止手掌被石壁黏住,也避免寒氣順著經脈侵襲身體,又要吸納少量寒氣留駐於手中,凝練寒冰掌力。
這矛盾的操作,柳易第一次嘗試的時候,差點沒給自己練出內傷來。
按照柳易的想法,這很不科學,很不合理。
但是出於對嶽不群的信任,柳易還是這樣練了一段時間,突然發現,這不合理的一幕還真實現了,就像他到現在也不太理解,這內力到底是什麼東西。
不過嘛,管他是什麼東西,存在即合理,有用就行。從小他就聽著一句話長大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邊柳易在辛苦練功,那邊嶽不群也在練氣。
最近這段時間,嶽不群因為喜得佳徒,感覺自己時來運轉,所以打坐時也抱著一點小期盼。當然,這麼多年,老嶽每日行功不輟,如今也只是在例行打坐的基礎上,嘗試一下突破。
師徒二人的努力修行,也影響了其他人,令狐沖帶著師弟們,站樁的站樁,識字的識字,每日操課恢復正常,華山派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