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的第一次祭祖大典,讓不少老人都流下了眼淚,他們彷彿又回到了華山輝煌的時代。
不少人看著嶽不群那堅毅的面容,聽著那言辭懇切的祭文,也終於放下了心中的成見,心甘情願的叫他一聲,掌門。
他們是未入劍氣之分的普通華山門人,年齡到了以後,就下山去打理生意,或是負責各種工作。
雖然說沒有劍氣之分,但人都有親疏之別。
在山上時,跟著劍宗的長老練武,那自然會親近劍宗,跟著氣宗的練功,自然支援氣宗。
由於氣宗的功夫,得等到四十歲後才能明顯的優勢,而這些普通門人,本身的資質就不算太好,練氣可能一輩子也練不出門道來。
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找劍宗的前輩學一手劍法,提高實力。
劍氣之爭後,氣宗勝出,劍宗隱退,這些門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站隊,可大部分人不願意再上山,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此嶽不群也說不出什麼,他也知道,氣宗取勝的方法有些令人不齒,但那是自己的長輩們乾的事,自己還是受益者,不能、也沒辦法擺脫責任。
何況這些人只是不上山,該做的事,仍舊做著。嶽不群想做點什麼,收攏人心,也沒機會。
如今藉著祭祖的機會,把他們喊上山,反倒是又一次凝聚了人心,對嶽不群來說,著實是意外之喜。
隆重的祭祖大典結束後,嶽不群大開筵席。
山上的二十來人,加上山下來的幾十位華山弟子與家人,嶽不群擺了整整十張桌。
這一日,華山之上重現了划拳喝酒,舞劍彈琴的熱鬧場面。
嶽不群少見的喝了酒,並與幾位相熟的師兄弟相談甚歡,聊至深夜,同塌而眠。
第二日,嶽不群帶著柳易,與諸多師叔挨個見禮,柳易那恭謹謙和,進退有據的表現,更是贏得眾人的認可,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柳易的實力,讓所有人看到了華山的未來。
柳易師徒在黑虎寨清風寨做的事,早已傳揚出去。
外人都以為是嶽不群一人掃蕩了兩家山寨,可是華山自己人,都知道,柳易和嶽不群是一人滅一家,無傷。
尤其是幾個主管情報和處理生意的人,知道的更多一些。
這兩家山寨的善後事宜就是他們做的,常年接觸,嶽不群的用劍習慣和對敵手法,他們熟悉的很。
黑虎寨的人死的乾脆利落,每處傷口都是恰到好處,沒有多餘的動作,是嶽不群的習慣;清風寨的山賊,部分人身上有兩處以上的傷口,而且致命傷位置不同,深淺不一,明顯是實力強大,但又初出茅廬的新手。
雖然很難以置信,但排除其他可能,這些人只能承認,嶽不群收了個好徒弟。
據負責情報工作的周不疑所講,柳易的實力還要在他之上,這讓華山派眾人更加震驚。
周不疑是他們中武功數一數二的,沒有好武功,也不可能做情報工作這麼多年還活的好好的。
如今周不疑已貫通十條經脈,在各大派都是妥妥的門派精英,這麼說來,十三歲的柳易起碼貫通了十條經脈,或者某一高深功法大成。
十三歲啊,僅有十三歲。華山眾人太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了。只要柳易不死,就是華山下一個劍聖。
看著柳易,眾人彷彿看到了華山重現輝煌的那天。
為此,他們願意放下心結,參與到華山的復興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