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萬物,從漁民到水德真君!

第19章 尋找沉船,搞銀子

顯然“河工”兩個字不正常。

不屬於地理特徵,也不屬於種姓聚集原則。

按照父親的解釋,河工,是建造運河的工人而形成的村落。

兩百多年前,大業皇朝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內有懸壺梁稱王,帶著十三萬老營將士縱橫西北糜爛七省。

外有黃金家族崛起,八部精兵騎射無雙,打破鎮海關,兵鋒直指北都!

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大業皇朝氣數已盡,不出十日便要改朝換代。

然而危急存亡之刻,皇帝親身見運河龍王,兩京運河忽起大流,一夜之間將南方數十萬精兵運抵北都!

黃金家族大敗,大業皇朝續命。

隨後又用了八年,平定了懸壺梁王內亂,接著全力出兵殺至黃金家族腹地,盡收海東之地。

再之後,大業皇朝大開運河,百年間運河水網遍佈大業皇朝各地,甚至連西北、海東也有運河抵達。

甚至根本不必考慮地質、水文等等必要條件,只要鑿開了河道運河龍王便能夠催動河水滾滾湧入。

各地的江河龍王,要麼自己水系被併入運河,甘願臣服於運河龍王之下。

要麼….便被褫奪了神職,或死或失蹤。

大業皇朝愈發“強盛”

而運河龐大而廉價的運力,可以輸送軍隊、物資等等,近百年來皇明領土擴大了整整一倍!

但是每次開鑿運河,都會大發徭役,少則三五萬,多則百萬!

而這些河工們遠離故土,開河過程中,動輒便會客死異鄉。

而且開河工期漫長,完工之後,大批河工其實已經年邁,無法返回故士。

大業皇朝百年來新拓之土中,有很多同“河工村”類似的地方。

回不去的河工們,只好留在當地,抱團住下來。

李火元所在的河工村就是如此。

可以說,他們都是河工的後代。

據父親所言,早先的河工都會一些“本事”

至於後代沒有開鑿運河的徭役,這些“本事”也就沒傳承下來。

現在一看,冷水河這個彎道,絕對不是河工無法征服和開鑿的難點。

而是故意為之。

甚至,河底平靜的水流也是河工構建的某種的“本事”

為的就是日後有船隻在此沉沒,可讓後代撈些食吃。

可惜的是,這種秘聞隨著時間而斷層,後代根本不知道河工祖宗還給他們留了這樣一個寶地。

而與寶地對應的,就是“化外之地”

鬼澤那地方,雨量充沛,河網縱橫,當年冷水河開到這裡。

“山河司”和本地的詭異大戰數場,互有勝負,卻始終未能征服此地,運河只能繞過了鬼澤。

這也是為什麼去往鬼澤,要繞路河灣。

而這一類的地方,便被稱為“化外之地”

各地將這種地方分類取名,以此區分。

回想中。

李火元看到前方一根斷裂桅杆卡在石塊中來在水流浮沉之中來回晃動。

“單獨一根桅杆?”

李火元四下瞭望,儘管此處水流平緩,但水下光線幽暗,一時間無法定位沉船位置。

好在李火元在水澤眷顧下,潛水能力一流。

長時間滯留水下並不會感不適。

這一點,古五道士都得敬佩幾分。

大概一炷香之後。

李火元終於在斷裂的桅杆上游一里處,找到沉船。

一艘客船。

如同鯨落一般,靜靜臥沙沉底。

不少魚蝦都把這裡當做棲息地,進進出出。

李火元少了幾分戒備。

魚蝦常在,說明沉船裡面沒什麼妖物水怪。

論起逃災躲難,人類相比動物,永遠都慢一拍。

此時的李火元沒了顧慮,雙腿一蹬。

高高躍起,在水中滑出拋物線,徑直落入客船艙門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