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徐越彬將這番言論搬到了學院開放日,果不其然,再次引來了家長和老師們的疑惑與不解。
你既然不鼓勵我們打職業,那你為什麼還要開辦檯球學院?為什麼要培養這麼多的檯球人才?
徐越彬笑容滿面,望著竊竊私語的眾人,頓了頓:“我知道大家有很多問題,但請先容許我,短暫地給大家講一講平城學院的由來。”
此時正站在學院實驗室裡的凌志也在同步觀看著徐越彬的講話。
半年多前的那次講話給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以為徐院長要把那次的講話重複傳達給今天的師生家長們,卻沒想到,接下來,徐越彬想要傳達的東西,無論從深度還是從廣度上都遠遠超過廣府那次。
在距今大概四五十年前的時候,華夏檯球圈子還處於一個未開化的狀態。
那個時候,網際網路方興未艾,手機和自媒體更是還沒有普及開來,這使得檯球愛好者們的交流很受限。
雖說不少人也都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有著很多臺球高手在日復一日地給大家奉獻著精彩的比賽,但大家並不能看到比賽的直播,電視轉播也基本不會青睞檯球比賽。
2005年之前,電視轉播臺球比賽的次數屈指可數,連看到比賽都很難,更不要說去打比賽,甚至拿到獎項了。
那個年代,除了特別喜歡檯球的,其他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都對這個圈子敬而遠之,也沒有什麼家長會鼓勵自家孩子去學臺球。
平城斯諾克學院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了。
如果說在那個年代,你想打比賽,只能託關係、請教練、打聽參賽渠道、從野路子一步步走上最高領獎臺的話,平城學院的出現,算是給了所有檯球愛好者們一個嶄新的平臺!
訓練資源,人才培養,教練服務,參賽指引。
所有的一切,學院應有盡有!
自此,沒有人再是野路子,所有人都成為了正規軍!
平城學院就像是黑夜裡的一盞明燈一樣,指引著所有檯球愛好者們前行!
加之球星的誕生,以及手機自媒體的發展,檯球圈子才慢慢壯大起來,也讓圈外人瞭解到了這項運動。
“如果說平城學院的誕生,是為了給所有檯球愛好者們一個可以依賴的平臺的話,那麼四五十年後的今天,我覺得平城學院的歷史使命,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徐越彬繼續道,
“四五十年前,體育苗子並不容易被髮掘出來,想要找到優秀選手參加國際比賽為國爭光,在某些專案上甚至成為了奢望。”
“但當今這個時代並不缺少體育苗子,我們華夏健兒在國際臺球賽場上拿到的冠軍已然不少。”
“而學院,也早已不需要透過培養世界冠軍,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了。”
“所以我時常在想,平城學院在當今這個時代,究竟還能再做些什麼?”
“而這個時候,有兩個人給了我靈感。”
“第一個人,是我的老相識,郭尊聖。”
“檯球圈子的人應該都知道他,但是在座的孩子們可能對他並不是很熟悉。”
“他是華夏最早的那一批旅鷹職業球員,現在在鵬城開了一家形變檯球俱樂部,經常組織社群檯球比賽,邀請周圍的居民朋友和外賣小哥在一些奇形怪狀的桌子上免費打球。”
“可以說,他在臺球的全民化程序這條道路上,走得很遠。”
“而第二個人,就是世界斯諾克魔都大師賽的亞軍,凌志。你們看新聞的話,應該都知道他,他就是前段時間火爆各大新聞媒體的檯球博士,此刻坐在實驗室裡的孩子們,你們應該都能看到他。”
話音剛落,身在實驗室的凌志突然感覺到一陣陣好奇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心裡不禁苦笑一聲。
徐院長不說,其實還沒那麼多人能認出自己。
大家會關注檯球博士的事蹟,但並不會關注檯球博士的長相,頂多能有個印象就很不錯了。
而現在經過徐院長的提醒,凌志瞬間便成為了眾人的焦點,他還是習慣性有一些小慌。
不過他很快便冷靜了下來,畢竟他已經見過了比這大得多的場面,於是他面向所有的目光,輕輕頷首,向大家微笑致意,算是打了聲招呼。
而在熒幕的另一邊,徐越彬繼續介紹道:
“我在東城市廣府學院開班儀式的家長會上,曾經給每一位孩子總結了他們那段時間的技術特點和優劣勢,並且以五芒星圖的方式呈現給了各位家長。”
“後來在凌志的幫助下,五芒星圖被搬到了線上,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演算法根據比賽情況實時自動統計球員資料,並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次魔都大師賽所用的五芒星圖技術,就是出自他之手!”
“老郭和凌志,他們一老一少,雖然各自代表著檯球圈的老一輩和新生代,但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給這項運動帶來新的活力,新的玩兒法。”
“不是那種只有職業選手或者業餘愛好者可以理解的玩兒法,是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進來的遊戲!”
“我覺得,這同樣也是平城學院在這個時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