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鵬飛的到來給小院增添了不少熱鬧氣氛,尤其是孩子們,高興的很。
莊樺林與圖南筱婷第一次見面,血緣關係讓他們相處起來並不覺得陌生。
當天晚上陸峰陪著向鵬飛在店裡睡,莊樺林跟莊筱婷擠一張床,隔天就買了回去的票。
‘阿妹快餐店’食物中毒患者陸續出院回家修養,吳建國手傷還未痊癒就開了工。
初中畢業生迎來中考,吳姍姍頂著還沒完全康復的身體參加考試。
考前填報志願,張阿妹千叮嚀萬囑咐,讓吳姍姍報中專。
吳姍姍表面答應了,實際填的是高中。
圖書館書櫃桌椅都做好了,教育局拉來一批書籍,陸峰把家裡的書籍整理了一部分出來拿去圖書館。
整理圖書是一件繁瑣的事情,除了幾位老師,還有一些孩子也都去學校幫忙。
忙活了一天,大家都去‘廠花快餐店’吃晚飯,黃玲告訴陸峰一件事。
王家兄妹倆吵了半個月,王芳老公從滬上趕來求情,王勇直接拿菜刀趕人。
此事驚動了街坊鄰居們,也驚動了棉紡廠房產科跟知青辦。
張書記在院子裡琢磨半天,想到了一個點子。
王家院子跟莊林兩家院子隔著一面牆,如果能把這牆往他們這邊挪一挪,或許可以在王家院子裡蓋出一間小房間來。
因為當時莊林兩家都沒人,陸科長就來找了黃玲,讓他們兩家商量一下,明天就要給個答覆。
這件事宋瑩已經知道了,就等著各家男人回來做決定。
“莊老師,你覺得呢?”
林武峰問陸峰,陸峰說:
“王芳母女倆確實有難處,但挪院牆會影響到咱們兩家以後的生活。大家想清楚,然後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孩子們也參與,怎麼樣?”
這提議得到大家的贊成,第一個舉手的便是林棟哲,
“我同意挪牆。”
接著是莊圖南、向鵬飛、莊筱婷。
孩子們都舉了手,這就已經是一半人數了。
大家人們相視一笑,對孩子們的善良感到欣慰。
莊林兩家同意挪牆,王芳找到知青救援組織幫忙,開始了挪牆蓋房。
周圍的鄰居們有空的也過來幫忙,短短几天就把房子蓋好了。
王芳請莊林兩家的人去屋裡坐,屋子很小,吃住就在裡面,但好歹是有了棲身之所。
房子是房產科讓蓋的,王勇就算再不滿也不敢做什麼了。
王芳找陸峰幫忙,看能不能解決周青上學的問題。
周青戶口在外地,過來屬於插班生,這樣的學生在知青返城政策出來之後屢見不鮮。
附中為了照顧老職工子女,每年都會破例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是到時候中考高考得去戶籍地考試。
雖然周青的情況比較特殊,畢竟她爸媽是違反知青政策回來的,不過這事對陸峰來說也就一句話的事。
大家都是在泥潭裡掙扎著往前走的人,能幫的就幫。
陸峰不僅解決了周青上學的問題,還解決了王芳的工作問題。
知青辦的人說只要王芳老公回到戶籍地,就可以給王芳安排一個臨時工,讓她能暫時留下來。
但是大家都知道,等知青辦安排工作的人多的是,就算是臨時工也不是說有就有的。
附中圖書館剛開,需要一個圖書管理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