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

第45章 無心

呃~

我被左遷外放都二十多日了,調令文書數日前才到的?

這是如今朝廷署事效率太低呢,還是一個牙門將的調令不值得單獨轉來呢?

而且,你為何對我如此親切?

剎那間,夏侯惠心中不由泛起訝然。

也忙不迭的謙遜道,“不敢當李長史之贊,末將只是在京師也別無他事,且畏軍法如山,憂心夏初雨水而誤了行程,故而便匆匆趕來赴職。”

“呵呵~”

不料,那李長史反而笑顏更盛了,語氣殷殷的來了句,“不過是一時受挫罷了,稚權不可喪壯志。再者,稚權秉公直言、裨益社稷,乃是簡在帝心的。”

噫!

你遠在淮南壽春且乃行伍之人,竟是連我為何被左遷的緣由都知之甚詳?

頓時,夏侯惠愕然,半晌都不知如何回覆。

而李長史見了,先是指著堂下的坐席示意夏侯惠入座,然後才沾須緩緩道出了緣由。

原來,他也是譙沛人。

在已故大司馬曹休都督淮南之時,便是徵東將軍的長史了。

而在更早之前的時候,他還曾任職過曹仁軍中的軍正、洛陽中領軍署的文吏。

也就是說,他是曹魏的死忠、乃先前曹丕、如今曹叡這兩位天子留在淮南戰場的心腹之人。

“在稚權的調令文書中,陛下還附言了一句。”

大致講述自身履歷的他,末了還朝著洛陽的方向拱手遙遙致敬,緩聲說道,“陛下言稚權勇而有謀,令我莫要以尋常牙將視之。”

原來如此!

不得不說,在某些時候,天子曹叡對我還是頗為器重的~

將我左遷外放了,還不忘叮囑心腹照看一二。

恍然大悟的夏侯惠,自是連忙衝著洛陽的方向拱手致意不提。

而李長史也不再言其他,以夏侯惠初來乍到且是調入騎兵營任職為由,便大致給他講述了一下淮南戰線的狀況。

除卻一些郡兵之外,現今魏國在淮南駐紮的常備戎兵,僅有一萬兩千步騎。

且大多集中在壽春。

如六安與合肥二城,僅是駐紮了三千步卒。

六安不用提,遠離巢湖兩百多(漢)裡,依著賊吳興兵入寇皆以水師為依仗,自是不用擔心被偷襲、也無須駐紮太多兵力的。

哪怕是賊吳果真上陸襲擊六安城了,從壽春出兵救援也來得及。

且說不定還能趁機斷了他們的後路、甕中捉鱉。

而合肥城作為前線據點,為何駐紮如此寡少的兵力嘛~

那是沒辦法的事。

壽春以南已然沒有黎庶了,且合肥城之北乃是一望無際的沼澤地,受限於地力與糧秣供給,自然就減少戍守兵卒了。

而駐守在壽春的兵馬中,騎卒只有一千三百人。

其中的三百騎,還是日常巡視敵情、警戒在外的斥候營。

數量稀少的緣由,同樣是受限於地域。

淮水以南,夏秋時節雨水頗多,且不乏出現連續下數十天梅雨的時候。

這種環境讓產於北方的戰馬很難適應,生病、狂躁、食慾不振而掉膘等症狀最是尋常不過。

最重要的是,以水師稱雄的賊吳經常會選擇在雨水充沛、大江支流水漲的時候興兵犯境,而此時的道路的泥濘不堪,騎卒也難以肆意馳騁。

是故,淮南駐紮騎兵數量少,那也是權衡得失之後的選擇。

“稚權乃是調入騎兵營,不若就在騎兵曲中任副職罷。斥候營終日在外、餐風飲露,太過於艱辛。”

李長史講述完後,還做出了排程。

而夏侯惠聽罷,沉吟片刻後,便起身行禮請道,“李長史,末將有報國之志,不畏艱辛。不知,可否讓末將入斥候營歷練?”

“嗯,斥候營啊......”

聞言,李長史微微蹙眉,耷拉下了眼簾沉吟。

也讓夏侯惠有些疑惑。

難道,我想進入斥候營還有不妥之處?

只不過,李長史也沒有言其他,沉吟了片刻後,便又舒眉含笑點頭,“也罷,既然稚權有報國之志,且陛下亦有心讓稚權建功立業,那便進入斥候營吧。”

言罷,便出聲喚來小吏帶夏侯惠去領備用戰馬、軍服等雜物以及前去斥候營。

待到了斥候營之後,夏侯惠便知道李長史的片刻猶豫是因為什麼了——他在無意之間,將別人好不容易熬到的升遷職位,給佔了.....

且那人姓蔣,出身微末、頗有才幹,恰好就是他想在淮南拉攏結交的良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