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

第61章 加官

如此,曹叡推行士家變革才能迎來公卿百官的支援,也不會導致軍中將率心生不滿。

因為軍中賞勝罰敗。

在戰敗的前提下,哪怕廟堂沒有推行士家變革,將率們也沒有機會剋扣士家的賞賜,更升遷無望。反之,廟堂推行變革讓士家奮勇作戰了,他們便有了迎來戰事勝利的機會,賞賜自然也如期而至。

雖然屬於士家的那部分賞賜,已然被廟堂剝離了。

但身為將率的他們也有專屬的賞賜,且還得以積累戰功升遷啊!

兩害相權取其輕。

相較於一無所獲,將率們當然更願意選擇與士家皆大歡喜。

看罷曹真的回書,天子曹叡深以為然、拊掌稱善。

就是片刻之後,他心中又有些鬱郁:若取了曹真之言,那豈不是意味著,魏國還要迎來一場戰事敗北?!

...........................

初冬十月,下旬。

已然歸來淮南壽春的夏侯惠,迎來了天子的嘉獎。

曹叡以他先前上疏反駁伐蜀、有明斷先鑑之能,加職給事中,特許可上疏奏事、諷議舉正之權。

此事在淮南軍中引起了小轟動。

如蔣班與斥候營百人將以及軍中一些低階將率,以他備受天子寵信,將他視作了可攜帶自身升遷之人,在相處之際也變得親切了許多。

而如王凌、文欽以及雜號將軍等則是悄然疏遠了他。

因為彼此利益相悖了。

在王凌與文欽的眼中,天子曹叡特許夏侯惠可上疏奏事,那不就是讓他監視他們、尋他們的失措之處嗎?

而在一些雜號將軍的眼中,被天子寵信的夏侯惠只要資歷與功勳到了,必然會迎來升遷!

淮南軍中就這麼幾部常備的兵馬、將主就這麼幾個。

有人升遷上來了,也就意味著有人將被轉為他職或者被調任離開。

如此,誰會願意與一個將要取代自己的人親近呢?

至於滿寵,對此自是不在意的。

相反。

他還透過李長史之口隱晦的告誡了一聲。

讓夏侯惠不要倚仗著天子的寵信,復有前番不尊將令之事,不然就等著被軍法處事吧。

對此,夏侯惠自是連忙口稱不敢云云。

而對王凌與文欽以及諸雜號將軍的隱隱排斥,他心中也絲毫不在意。

倒不是他自命清高,生出“不遭人嫉乃庸才”的心思來。

而是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

和這些苟利其身、汲汲營營之人相善為伍,怎麼能裨益社稷呢!?

另一個緣由,則是他如今心情十分暢快。

蓋因天子曹叡雖然沒有如言賞賜予他錢財,但卻十分豪氣,直接讓人攜了一支馬槊來淮南賜予他。

千金不易的馬槊,可不是天子慣來賞賜的幾個金五鉼能購置的。

夏侯惠記得,當蔣班等人看到馬槊的時候,滿目的羨慕怎麼都掩蓋不住。

自然,他也對天子曹叡感激莫名,生平第一次有了反省的心思:自己先前對天子的心態與行為,是不是有些過了?

也很是期待著,江東儘早興兵來犯。

好讓他迎來登鋒履刃報效社稷、死不旋踵報君恩的機會。

事實上,自稱帝遷都來建業後便不曾興兵攻打魏國的孫權,在得悉了曹真興兵伐蜀的訊息,當即召集了重臣群策,有了興兵向淮南的打算。

一來,依著蜀吳兩國共進退的盟約,蜀國被魏國大舉攻伐的時候,他們也應該出兵“圍魏救趙”。

另一,則是孫權素來對淮南心心念念著。

恰逢如今魏國用大兵於雍涼、洛陽中軍難以馳援淮南的好時機,他生出了奪淮南之心也不足為奇。

再者,自石亭之戰後,江東在淮南已然是進退自如了!

興兵而往,哪怕戰事不利罷兵歸來,也不需要擔心被魏國追擊掩殺。

唯一的顧慮不過是入冬後江河水位下降,江東賴以稱雄的水師難以策應而已。

故而,在江東君臣群策之時,多有附言出兵伐淮南者,也讓孫權開始厲兵秣馬、召集水師,積極籌備戰事。

只不過,江東各部兵將才剛剛聚集的時候,蜀國便將曹真已然罷兵的訊息傳來江東了。

也讓孫權心中又變得躊躇了起來。

魏已罷兵,時機不復兼冬季水淺,我軍尚要興兵否?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