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山,群獸蟄伏。寒冷和缺少食物,任何一個因素都會把白澤的命留在這座山裡。
氣運山河,觀察地脈佈局的範圍有限。若是神識和謝玄一樣強悍,那自然可以籠罩整個藏靈山,可白澤不過半步彼岸,如何能做到這等通天大能?
進山第一次遭遇困局,已經是看起來無解之局。白澤不免憂心,可他別無他法,只能鋌而走險,決定在山頂待一夜,明天一早下山,開始巡山。
天色已晚,此時下山,必定走不了多遠天就黑了。與其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不如今夜直接留在山頂過夜。
當下做了決定,白澤尋了個避風的方向,找了個不算很大的山洞,用山頂堆積的雪塊簡單佈置了個擋風的防護,然後開始在山洞裡生活,從棋子封印裡取出食材,準備晚餐。
山洞外寒風凜冽,山洞裡火光騰騰。白澤簡單對付了肚子,已經是星辰漫天的時候。山高苦寒,白澤就著篝火研讀《浩然正氣劍》,看了半個時辰,心中煩悶,提了雙劍就要出洞。
星光流轉,深夜降臨,風反而小了。白澤走出山洞雪窟,腳下群山匍匐,頭頂皓月當空,其意境之開闊,一時間讓白澤竟有些恍神,靈魂迷失在這自然大道當中。
“今日滿月嗎。”白澤看著夜空中渾圓的月亮,站定在雪山之上,呵出一口氣,白霧濃長。
他緩緩抽出黃山,運起劍來。只是白澤絲毫沒有察覺,因為他此前剎那神通自然,道意天成,無鋒劍微微一動,劍靈卻是從劍中出來,抱著文狸,坐在不遠的岩石上,默默看著白澤練劍。
劍靈青絲雪白,在夜風中翩翩起舞,襯著她清冷的面容,彷彿雪中仙。
也許是山鬼印的緣故,五行劍氣中,白澤感到最得心應手的,非金非火,而是木劍氣。
此前與寒玉熊王一戰,白澤貫通五行相生之理,以水生木,用瀑布劍氣灌入青木劍氣中,用出的那一劍劍氣如柱,端是壯觀。
可如果拋去劍一瀑布,白澤單用青木劍氣,還是差的遠。彼岸劍道兩重天,第一劍氣,第二氣劍。前者是劍氣出劍,凝而不散,以三寸劍氣為基礎,以劍氣成罡為大成。
可即便是知微,不能做到劍氣成罡的人也是眾多。甚至有人一腳入至尊,才勉強能將劍氣凝聚成領域,用出劍罡。
而後者,是無劍之招。講究以修士真氣化劍氣,飛劍取敵三千里。
白澤現在,連劍氣出劍一寸都做不到。寸長劍氣極不穩定,時有時無。
“這般進度,若是動用《五行劍譜》青木劍氣的劍招,一個不小心,劍氣反噬自身都是輕的。”白澤嘆息。
“你可知你的劍氣為何不穩?”身後看了多時的劍靈終於看不下去了,開口問他。
白澤嚇了一跳,回頭一看,看見身後不遠的岩石上赫然坐著一人,青絲如雪,眼眸卻是如深潭的碧綠,正是成為劍靈後的山鬼。
“是你!”白澤驚喜道。
可劍靈面無表情,顯然懶得搭理他,自顧自說:“劍,其實和人是一樣的。人有四肢百骸,劍有柄鐔脊身刃尖。我問你,你用玄玉掌時,和你用氣運山河腳踩天涯咫尺,用的真氣量是一樣的嗎?”
“手腳之別,用的真氣自然不……”白澤話說一半,已經懂了,抬頭看了劍靈一眼,說:“我明白了。”
“你明白就好。”劍靈撫摸文狸的毛髮,清冷地說:“你一氣入黃山,要的不是你將真氣平均分佈在劍體,而是要做到均勻分佈。這樣才能維持劍氣的穩定。”
平均,均勻。一字之差,可內在道理卻天差地別。白澤認真點頭,的確如此,之前他都是將真氣灌進黃山,求的是平均分散真氣。可要知劍脊厚重,劍刃偏薄,劍尖求的是銳利,只是這三處地方,真氣分佈的量就應該有一個細緻的區分。
一味求平均,只會導致該多的地方少,而該少的地方多,劍氣如何維持穩定?
“謝謝你。”白澤深吸一口氣,調整心神,閉上眼睛,再睜眼時,純陽真氣內化青木劍氣,氣出黃山。
寸長劍氣登時出現,空氣中一聲清脆的劍鳴響起,青光流轉間,白澤輕輕揮劍,將身邊漆黑岩石輕輕斬成兩段。
細雪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