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周,這些都是官員才可以看的。
而且他們發現,在大啟的報紙有許多,有的很明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是官方的。
但有的,卻並不是官方的,登報內容也十分大膽。
先不說在大周,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寫出來,尋常百姓也能看。
就是公然討論皇家的事,可能就會被抓起來治罪。
但在大啟,卻完全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到了這裡,他們學到了一個新名詞,叫言論自由。
除了言論自由外,還有許多他們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詞語與觀點。
比如官府的官員,在他們的觀念中,那一直是高高在上的,百姓看到官員,都是有一種敬畏感在的。
許多百姓,就算出了事,也不敢報官。就是因為害怕官員。
但是在大啟,有一句話叫做為人民服務。
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上行下效,每個官員都要遵循的準則。
而且從普通民眾在面對官員時的樣子也可看得出來,官府是真的在這般執行。
雖然剛來大啟,對大啟的各種制度,以及那些新鮮的名詞還不太熟悉,但是個人都看得出來,這裡的好。
許多打著先一步過來探路的人,也都放下心來,有人安排了人,給親朋們送信。
還有人不放心,擔心只是在信裡說不清楚。
還單獨安排了人回去接人。
大周許多人原本都是觀望態度,還不能下定決心遷去大啟。但有親朋好友從大啟傳回來的訊息後,人們也沒了顧慮,紛紛遷去了大啟。
周恭帝聽說這個訊息後,氣得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她這是想透過這種方式,慢慢蠶食我大周啊!”
大殿裡落針可聞,誰也不敢說話。
其實就殿中伺候的宮女太監,也聽人說了不少與大啟相關的事。聽說新帝廢除了太監製度。
以後宮中伺候的人,都不用再下面挨一刀了。
除此之外,他們還聽說了許多奇奇怪怪的制度,以及新奇的玩意。
如今,已有那膽大的商人偷偷將那邊的東西運來了京中售賣。
許多東西都是他們聞所未聞的。
因為那些商品許多都與傳聞中對得上,原本還持懷疑態度的,如今也基本相信了傳聞。
對於那個陌生的世界,他們心中有嚮往,也有害怕,擔心自己適應不了那個世界。
就連底下的下人都人心浮動至此,更不要說那些官員了。
特別是覺得自己遭遇了不公,換了個環境肯定有更大作為的。
知道只要去了大啟後,就能登記戶口,分田地。許多奴僕也紛紛逃跑,逃往了大啟。
如今死忠周恭帝,也就只有那些既得利益者了。
可如果一個國家只有上層的管理者在,還有什麼發展前景可言?
底層的老百姓都走了,那些苦活累活該誰去幹?糧食誰來種?
管理者又能管誰?
大周原本就因為自然災害與兵禍還沒有緩和過來,現在大量百姓流失,讓大周肉眼可見的蕭條起來。
與之相反的是,大啟進入了飛速的發展。
全面普及教育,讓大啟國民的素質普遍提高,農業與工業,都飛速的發展。
以前農民種地,一直是看天吃飯。遇見天災的時候,許多農民為了交高額的稅賦,時常活活餓死。
但在大啟,種地不只是看天吃飯。這裡有許多的技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