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扶著門框左顧右盼,廊上點了兩盞燈,院子照得很亮,尤其是那些花草在月光下更加喜人。婆婆見兩人走來也迎下臺階。
“婆婆,外面這麼涼,您怎麼自己出來了?”
婆婆:“沒事,咱們回屋吧!”
女子和小茴上前左右攙扶著婆婆走進房間,正撞上半夏。半夏見婆婆出去好一會兒還沒回來,放心不下就出來看看,幾人一同進去將門掩實。
“坐吧!”
幾人都在桌旁坐下,小茴倒了茶也遞給女子一杯,女子端起茶杯正要言語,婆婆卻先開起了口,像是有事要說。
“姑娘的手還疼嗎?”
“早就不疼了。”
小茴:“婆婆,快跟姑娘說說公子的事吧!小茴也想知道!”
半夏:“是呢!你都打聽幾回了。”
女子也很好奇,會是何事。
“好。”
婆婆慈祥地看了看三人,接著拿出那封信,遞給女子。
女子一邊看信,婆婆一邊向她們解釋起來:“公子說,在外面有事耽擱了,還要一個月才能回來,若是姑娘想起來要找公子,可以去歧城。”
“歧城?”
女子在心裡想著,這已經是她第二次聽說這個地方,以前紅衣也和她提起歧城來,說是個很熱鬧的地方。
小茴:“歧城熱鬧嗎?”
半夏:“婆婆,歧城在哪裡?離咱們這裡遠嗎?”
姐妹兩人也是一臉期待。
“你們兩是想出去了嗎?”
“……”
半夏和小茴低頭不語,多半被猜中了心思。
婆婆笑了笑,接著又說:“說起這個歧城啊,我想想,從谷裡出去向東行,約莫三四天路程。”
小茴:“怎麼這麼遠?”
半夏:“是有點遠。”
婆婆說完怎麼去歧城,又說起沿途那些有趣的東西,不僅是半夏和小茴,女子聽也沒聽過,哪裡有什麼奇聞,哪裡有什麼奇觀……
“官道上都有驛站和茶舍,還有廊橋風亭,石壁水榭,文人雅士最愛在山間題詞作畫,吟詩作賦。”
女子安靜地坐在一旁,時而端起茶杯喝一口茶,時而理理衣袖,時而看一眼燭火,時而望一眼窗外……,表明看似心不在焉,卻是將路線記了清楚。
“我記得公子有位同窗,現如今就在歧城謀生,聽說是,是什麼閣來著?看我老婆子這記性,想不起來了。”
半夏:“婆婆說的是那位子桑公子?”
老人:“正是子桑公子,去年還來谷中拜訪公子呢!”
小茴:“嗯,我想起來了。那位公子相貌俊美,半夏給人家奉茶,都挪不開眼了。哈哈哈……,羞羞羞!”說著拉扯起半夏來。
半夏將小茴推開,嗔怪著臉刷地通紅通紅,少女悸動本是一廂情願,如何能求得月老牽線搭橋。
“我就說嘛!我想出去只為了吃喝玩樂,半夏想出去,嗯……,我看多半是為了見子桑公子。”
半夏:“看我不打你!”
婆婆啼笑皆非:“快別鬧了。”
窗外偶爾刮一陣風,吹得窗戶嘎吱一聲,院子裡的楓葉也落了下來,月光照得正是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