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九人互道尊稱,其樂融融。
唯有嶽靈珊雙眼淚目,撅著嘴十分不開心。
因為她覺得她來的早,最少應該當六師姐。
結果老嶽排完八個師兄弟的輩分,才把她捎進去,門中排行老九。。。
嶽不群看著門下弟子濟濟一堂,心中甚是寬慰,華山派已經多年不曾這般熱鬧了。
華山派當年劍氣之爭,一場爭鬥下來門中俊傑死的死,走的走,自此華山凋零。
後來嶽不群的老丈人傷勢過重,再加上心中悲痛,早早便撒手人寰。
嶽不群接手華山掌門一職時,因為華山派高手幾乎傷亡殆盡,往來關係幾乎全都做了廢。
也就其餘四派顧念舊情,派了人參加嶽不群就職典禮。
偌大一個門派最後就剩大貓小貓兩三人,便是連個生計也無。
嶽不群無法,只好下山行俠仗義劫富濟貧,斂來銀錢供養華山上下。
後來天不亡華山派,嶽不群夫婦就這麼一點一滴重建了華山派門庭。
念及如此,嶽不群又慶幸有甯中則不離不棄,方能度過這段艱難歲月。
“有妻如此,此乃我嶽某人之福也!”
想到激動處,老嶽是心潮澎湃,伸手拉過妻子的手,拽在手裡。
“師兄平素向來穩重,怎的在孩子們面前動手動腳?!”
甯中則詫異的望了嶽不群一眼,老嶽卻回了個感激的眼神。
多年夫妻甯中則已然明瞭,雖然面上無什表情,手卻跟著用力握緊。
江湖飄零,歲月蹉跎。
嶽不群從當年青衫仗劍少年郎,變作了如今蓄鬚美髯的中年人。
好在苦盡甘來,如今門下吃穿用度無礙,又收得八位人傑做弟子,嶽不群此刻只覺人生圓滿。
看著堂前弟子打鬧,由喜生悲。
竟生出一股倦意來,彷彿厭倦江湖生涯。
如今只想守住華山派基業,息了涉足江湖的的心思。
之後的時光裡,嶽不群便呆在玉女峰上悉心教導徒弟,鮮有理會江湖俗事。
頗有些韜光養晦,靜待花開的味道。
江湖催人老,上代人慢慢開始沉澱下來。
新一代卻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三年苦修,陳子正鑄就一身渾厚根基,華山派拳腳功夫也是使得精熟無比。
嶽不群覺得,陳子正火候已足,是時候進兵器了。
華山劍法,取法自然,以“奇”和“險”為特點,這種風格與西嶽華山的自然風光相映成趣。
劍法中的招式,注重在險峻中,尋找勝利的機會,所以輕功身法,便顯得尤為重要。
陳子正三年打熬,這燕子凌巖步早已融會貫通。
即便是初學乍練,一套“華山劍法”也是使得得心應手,掌中生花。
這陳子正見師傅一直督促自己武功不再下山,便有心將自己知道的武學理論顯露出來。
看看這些東西對華山派有無增益。
於是師徒二人傳授劍法時,陳子正嘴裡試探性的蹦出些隻言片語,點評劍法武功。
如此這般,果然引得嶽不群側目不已。
陳子正此番做作,卻也不是臨時起意。
他三年苦修,不提劍術,只是專注於打磨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