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了空閒,便在心中琢磨著,怎麼讓萬曆帝,在兩年之內迅速壯大。
思來想去,陳子正覺得自己不放點血,這事是辦不成的。
於是他便帶宋瑾義與楊光夔,整日在華山的產業中轉悠。
三人先去華山派的紡織廠,呆了三天。
陳子正一邊處理著,廠裡積壓下來的工作。
一邊給二人科普,如何將產業升級,來賺更多銀子的方法。
要說紡織機,在明朝也是非常常見的玩意兒,宋瑾義他們當然見過。
自然也能看出,華山派這飛梭織布機的不同。
用飛梭織布機織出的布,不僅又快又密,而且布的寬度也比尋常寬了不少。
尤其是幾百臺紡織機,擺在一起快速織布。
一批批的原材料,飛快變成了堆積如山的成品布料。
雖然對紡織效率沒有概念。
但他們也知道,這紡織廠只怕每天都會替陳子正,賺取海量的銀子。
見此二人不由掏出了小本本,開始飛快的記錄所見所聞。
待陳子正處理完紡織廠的事,又將二人帶去鐵匠鋪參觀。
給二人介紹了一下華山派的冶鐵技術,並且還一人贈送一柄精品兵刃給他們。
英雄愛寶劍,宋瑾義他們第一次見到這種,附有奇異紋理的兵刃,一時也是愛不釋手。
甚至宋瑾義還表示,他可以取些樣品送回去,看看錦衣衛要不要訂上一些。
之後陳子正又陸續帶他們參觀了一些,華山派不算機密的產業。
更是由著他們隨意記錄,絲毫不阻攔。
這算是陳子正,對萬曆帝投桃報李了。
至於華山派秘密研究火器之事,陳子正思量了許久,還是沒有提。
一來是發展經濟之道,對增強大明王朝的國力,已經夠用了。
二來是萬曆帝,邁不邁得過四年之後的坎,陳子正心裡沒底。
這火器的厲害,陳子正再清楚不過。
便是如他這種武林高手,對其也忌憚萬分。
陳子正覺得,沒有必要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所以他只是時常跟宋瑾義說,他非常看好火器的前景。
並且認為大明王朝,應該大力發展此道。
即便火藥不用在戰爭上,只將其用於採礦,效果也是不俗。
陳子正如此提醒,也算是盡到了義務。
他連續十餘日,帶著二人四處參觀。
終於將華山派的發展之法介紹完畢。
二人林林總總,也記錄了不少東西。
這些東西,萬曆帝會能接受多少,能接受到什麼程度。
這就不是陳子正應該操心的事了。
這麼十幾日下來,那楊光夔見識了太多新奇玩意兒。
認為其中很多東西十分可取。
於是他便沉下心來,一邊在縣衙裡當縣丞。
一邊總結華山派的發展思路,發給萬曆帝抄作業。
而宋瑾義,是來替陳子正保駕護航的。
如今華陰縣屁事兒沒有,他也樂著清閒,整日跟著陳子正到處晃悠。
正在二人遊手好閒時,上頭卻傳來了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