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之華山煙霞客

第43章 泥鰍

嶽不群師徒依秘法施為,每每運使劍法,果然能夠一劍化三。

得此絕藝,師徒二人均是喜不自勝。

待二人將武功抄錄完畢,那密室中便只餘前輩高人的武器還算有些價值了。

陳子正所用華山派制式長劍,每次與人磕磕碰碰,出現豁口在所難免。

有些兵器中有幾把材質非凡,倒是可以拿出去,為華山派打造出幾柄好劍。

拿好物什,嶽不群在退出密室前,又將那魔教十長老書寫的歷史一一抹除,然後才尋了石頭將山洞堵住。

此間事了,陳子正也下山了。

拿出榆林一行收穫的兩冊武功秘籍,欲與嶽不群推演出易筋鍛骨術與那泥鰍功。

至於那“清風十三式”,當時能將陳子正打的丟盔卸甲。

劍法本身自然不俗。

可奈何陳子正拿了秘籍,居然看不懂。

那“清風十三式”前篇總論當頭就是一個大圓裡面套著三個小圓。

然後每個圈裡寫著些天干地支的詞彙。

再往後看,又是大圓套小圓,寫著“生門”、“杜門”、“休門”等方位。

彷彿其中有某種東西,光靠文字難以描述,非得加上圖畫才能闡述清楚一般。

再往後翻,後面招式那裡。

其中圖形小人,一個個畫七歪八扭不說。

那代表內力執行的線條,還總是在身體各處,畫出一個個類似蚊香形狀的圖樣。

這秘籍大圓套小圓的,看得陳子正頭昏腦脹。

索性便不再研習,想著帶回來交給師傅頭疼去。

嶽不群手中拿著兩本秘籍,聽陳子正述說其中原由。

也不禁感嘆陳子正好福緣。

既然陳子正說那“清風十三式”難解,嶽不群便打算先將“易筋鍛骨術”推演出來。

有了定計,師徒倆便湊在一起,翻看那“軟骨功”,將其內容拆解出來一一推演。

那華山派武學底蘊其實不少,平時顯露的武學劍法,不過是門中前輩取其精華濃縮而成。

並不代表華山派就沒有了其他武學積累。

實際上華山派傳承百年,門中不乏許多零碎武功訣竅,只是不成體系難以運用罷了。

嶽不群當年獨自扛起華山派的牌匾,也曾孜孜不倦查閱派中經典。

企圖將各種殘缺不全的武功要訣發掘出來,推陳出新光復華山派。

可惜嶽不群受眼界所限,於武道一途並未有多大成就。

江湖上只知道“君子劍”嶽不群飽讀詩書,滿腹經綸。

誰又知道當初他勢單力薄,獨木難支,只得於經文殘卷中求索的困頓。

雖然嶽不群無絕世天資,但並不意味著他多年用功全是白費。

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遍,不會作詩也會吟。

如今的嶽不群堪稱一部行走的武學典籍,所差的不過是一把開啟寶庫的鑰匙。

而陳子正恰恰便是這把鑰匙,他上輩子看過的武功理論不知凡幾,各種奇思妙想均是信手拈來。

這師徒二人湊到一起,還真就成了事。

此次嶽不群師徒以軟骨功為框架,將華山派所藏的強身健體之法填充進去。

這套功法共分內外兩門。

內門是結合“昇陽樁法”和華山派不少養生要訣總結出的養身軟功。

專門用來改換筋骨、拓寬筋脈,被嶽不群列為內門嫡傳。

外門則是一門以移轉筋骨,騰挪肢體的身法要訣。

此功善於趨避傷害,乃是一門保命絕技。

陳子正初得養生軟功,一試之後頓覺氣脈宣達,骨縫溫熱。

能不能及得上“易筋鍛骨章”不好說,但需要達到的功能,基本都齊活了。

這次的成功,讓城府深重的嶽不群都忍不住的熱淚盈眶。

他從沒想過,自己居然還能夠創造出如此上乘的武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