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不知青書改良後的烈日九陽功與九陽真經相比究竟孰優孰劣?”
這話一出,包括宋青書在內的所有人都看向張三丰,臉上充滿好奇。
張三丰略微沉吟後徐徐開口。
“光論內力的強度,我感覺兩者不相上下,皆是至陽至剛的屬性,且種種功效極為類似。”
“不過在修煉過程中還是有些區別,且越到後期區別越大。”
“九陽真經主要是在丹田中蘊養一口氤氳紫氣,可隨意擴散到體內、體外。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毒氣不生,物化不之,金剛不壞之軀也隨之而來。”
“而烈日九陽功則是依靠烈日精華令內力發生質變。”
“還有,九陽真經易學難精,後期想要完全融會貫通非常困難,必須熬過全身燥熱自焚之苦,得名師幫助指點或友人幫助。打通全身上下所有幾百個穴道,衝破全身上下數十處玄關才行。”
“覺遠大師便未能衝破最後大關,因此只能積存九陽內力,一旦劇烈戰鬥容易洩氣過度而死。”
“烈日九陽功不同,只需按部就班吸納烈日精華即可,不存在瓶頸,這一點倒是優於九陽真經。”
“以我的估計,凝聚五輪體內烈日後,體內烈日內力會蛻變為烈日真氣,實力可達江湖一流水準!”
“不過烈日精華屬於先天能量,吸收起來應當會頗為困難,正常人估計一兩年才能凝聚第一輪體內烈日,只有資質優異者才能突飛猛進。”
說到這裡,張三丰看向莫聲谷等人呵呵笑道。
“你們應該也修煉了烈日九陽功,但進度遠遠不如青書吧?”
俞蓮舟滿臉服氣。
“師父明鑑!”
“以青書的速度凝聚五輪體內烈日差不多接近四年時間,可換做我卻需要足足三十一年!”
宋青書也感慨無比。
薑還是老的辣!
僅僅只是看過烈日九陽功心法,張三丰便能清晰點出其本質,以及一些優缺點。
甚至還能一針見血點出烈日九陽功的最大難點,不愧是能夠自成一派的武學宗師。
“呵呵,爾等雖然修煉起來速度緩慢,但有總比沒有強不是?還望爾等勤練不綴。”
勸慰一波宋遠橋等人後,張三丰轉頭看向宋青書,哈哈大笑。
“青書小小年紀就能改良功法,當為我武當麒麟子!”
“老道我也不擔心今後後繼無人了,哈哈哈!”
老張心情顯然非常好,興之所至來到一處平地,再次開口。
“青書如此年紀都能為我武當做貢獻,老道自不會落下。”
“說到功法,為師閉關多年也有所得,這道拳術爾等看好了!”
言罷,張三丰輕輕吸氣,雙腳微分,膝蓋略微彎曲,兩胯輕輕下落,有坐下之意。
同時雙手抬起平舉,向上掤起...
不遠處,宋遠橋等人看著張三丰的動作皆是眉頭皺起,面面相覷間有些摸不著頭腦。
莫聲谷更是忍不住小聲嘀咕。
“這確定是一套拳術?怎麼師父動作如此緩慢,看起來沒有任何威力,如何對敵?”
只有宋青書瞪大雙眼,心中震動。
雖然張三丰的動作與記憶中有些不同,但他還是能夠清晰無比判斷出。
這分明就是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