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純化作一道紅光離去之後,其實並沒有走遠,而是來到了天音寺的後山山脈之中。
畢竟這裡還有一個無字玉璧在等著他,張小純作為天高三尺地薄七分的人物,怎麼可能空手而歸呢?
而這無字玉璧之上記載的內容。
也就是《天書》第四卷!
傳說千年之前,天音寺創派祖師還是個行腳僧人的時候,四方雲遊,有一日不知怎麼,誤入須彌山崇山峻嶺之間,竟是迷了路,再也無法走出去了。
無奈之下,祖師便在這山林之間亂走,也是天生佛緣,竟然被他看到一片光滑如玉一般的石壁。
那個時候,祖師已經飢渴難耐,睏倦不堪,便歇息在這玉壁之下了。
那位祖師在那無字玉壁之下坐了三日三夜,不知怎麼,竟然從最初的飢渴難耐漸漸入定,心安而神定,進入了佛門之中大圓滿之境地,三日之後,他竟是在這無字玉壁之下頓悟了佛理。
此外,更傳說,那位祖師也就是在那無字玉壁之下,竟領悟出了天音寺世代相傳下來的無上真法大梵般若,由此奠定了天音寺一脈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
但是,今天,無論這無字玉璧再怎麼神奇,也逃不出張小純的手掌心了。
因為張小純扮作魔頭入侵須彌山,現在天音寺眾人都在忙於救治死傷,根本沒有精力再分出人手來管這無字玉璧。
這也是張小純的大好機會!
張小純依舊是那一身玄色衣袍,扮做玄龜老祖模樣,飛在空中,不斷尋找。
他是實在沒有想到,天音寺後山山脈地勢居然會如此廣大。
一路上。
但見得峰巒疊翠,山風徐來,一路上或奇巖突兀,千奇百怪,或有斷崖瀑布,從天而落,轟鳴而如玉帶。
倒是景色宜人!
只是現在張小純卻根本沒有心情欣賞,他浮空而立,皺著眉頭,喃喃自語道:“到底在哪兒呢?”
按照原著中的記載,這無字玉璧應該是在山谷之中,斷崖之下……
“斷崖,對,是斷崖!”
張小純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
他也是急昏了頭,竟然忘了這麼一個地標性的景物。
有了參照物,也便好找起來。
沒有半個時辰的功夫,張小純便找到了那處斷崖,自上向下方山壁看去,卻只見眼前白霧一片,竟然不得望見。
張小純毫不猶豫的飛身而下,只見片片霧氣如雲層一般散開,很快的,霧氣漸漸稀薄,腳下景色頓時清晰起來。
乃是一面小小石臺,頗為光滑,周圍有三丈方圓,樹木稀疏,草木不豐。
張小純正要凝神探查時,只見天際一道金色輝光映照,穿透厚重的山谷雲霧,直射而來。
光輝灑下,濃霧飄散,瞬間天地一片耀目光芒!
張小純抬眼望去,只見那小小石臺之後,斷崖之下,一片絕壁如鏡,竟是筆直垂下,高逾七丈,寬逾四丈,山壁材質似玉非玉,光滑無比,倒映出天地美景,遠近山脈,竟都在這玉壁之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