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天龍八部中的“天眾”,“天眾”生活在在無色界這一世界,所以取名叫“無色界神力”。
元始界神力神力中最特別的種類,屬於“遠古神獸”所擁有,代表著八部天龍中的“龍眾”。
修羅界神力可以呼喚亡靈、靈獸助戰,神力越高,呼喚之物越強,對應於天龍八部中的“阿修羅”,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
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
金剛界神力是純以攻擊與防守為主,大幅增強戰鬥能力,六部大神天魁便是使用此種神力。
代表著天龍八部中的“夜叉”,“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其中首領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
“夜叉”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
但在佛經中,很多夜叉受佛教化轉為護法善神,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就像是天魁的職責一般。
地藏界神力可使用關於毒物、腐朽、死亡等之類的黑暗能力,六部大神中的鬼木和流月以及白蓮聖王便是使用此種神力。
代表著天龍八部中的“迦樓羅”,“迦樓羅”指“金翅鳥神”。
這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顆凸起的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每天要吃一條龍及五百條小龍。
到命終時,體內積聚諸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
因為一生以龍,也就是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
永珍界神力可操控天地永珍為己用,利用大自然的能力戰鬥,六部大神中太極和追日使用此種神力。
代表著天龍八部中的“乾達婆”,“乾達婆”又稱為“香神”,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奏樂演唱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香氣。
“乾達婆”在梵語中有“變幻莫測”的意思,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隱約縹緲,難以捉摸,象徵大自然的變化莫測。
空識界神力感應、傳達、分享等能力,神力頂端者還可以窺見未來、預知預言。
伏羲、心月葵、心月狐父女三人便是此種神力,代表著天龍八部中的“緊那羅”,是歌神,是專門演奏法樂的音樂家。
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天的樂神。
這段話剛好象徵了三人並非人類而是神族,其預言能力指的是歌舞是在古代只有祭祀向天神取得預言才展開的活動,而他們三人是神域之主天的祭司。
長生界神力控制生命之奧妙,回覆、醫療等能力,真禪聖王和神隱部首領孔雀便是此種神力。
代表著天龍八部中的“摩呼羅迦”。摩呼羅迦是與天龍相對應的地龍,原本是腹行類。
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於“聾呆無知”,反而能“故樂脫倫、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擺脫腹行類,脫胎換骨。
象徵了對生命的探討與能夠回覆生命的功效。
就在元初道君滿心研究琢磨其中的神力本質之時,而此刻的黑龍天則是漫步走到元初道君的身前,有些心情複雜且眼神中滿是愛護的看著這個嬰兒。
前所未有的、輕柔地摸摸他的小腦袋,而元初道君也是一驚,從沉浸中醒悟過來,呆呆的看向他。
黑龍天一向冷淡的面容中也不自覺的出現一抹微笑,像是宣告一般:
“你便是我的兒子,我黑龍天的兒子,就叫你……”
“元……初!”
元初道君用很是稚嫩的嗓音,奶聲奶氣的說出了這個名字。
而黑龍天也是有些啞然失笑,道:“好吧,就叫你元初!”
至於自己的孩子有再多的神異,這也不算什麼,只要他是自己和白龍的孩子就足夠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且元初稚嫩的面容竟然有六分與白龍相似,黑龍天恍惚間好像透過元初的身影,看到了活著的白龍一般。
“白龍……”
“父親?”
元初用那略顯懵懂且好奇的眼光看向他,表現的就像是真正的嬰兒一般。
黑龍天回過神,很是鄭重的對元初說道:“孩子,你一定要死死的記住,她是你的親生母親,你之所以能夠出生,是她孕育千萬載所換來的。”
“我們父子倆,一定要讓她活過來,不管要用多久的時間,不管那前方的命運如何!!!”
“嗯,生身之恩,必不敢忘!”
元初亦是定定的看著白龍,小小的嬰兒般的身軀,稚嫩的語音,卻很是肅穆道。
至於為什麼元初剛一出生就能說話,人家天生神族,自然有所不同,這個問題不必糾結。
而後,黑龍天牽著元初的手,緩緩的走出了天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