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推導結果最後,需要一種全新的常溫為液態金屬溶液,才得以滿足冷核聚變。”
秦牧說道這裡停頓下來喝了一口說。
“常溫液態金屬溶液?汞?這能滿足核聚變需求?不對,你既然說是全新,不是這個。”馬培民疑惑的問道。
“嗯,這個說實話,可能整個藍星都不存在這種金屬。”
秦牧說完,下面開了交頭接耳的討論了起來。
“這豈不是意味著,冷核聚變永遠都沒有可能?”武學良臉色有點難看。
“不對,秦教授,最開始說了,已經拿到了開啟冷核聚變的鑰匙,那麼秦教授應該還有備選方案。”一位老教授說道。
老教授的話,讓本來有些低落的眾人有燃燒起了希望。
秦牧沒有讓他們失望,臉上露出了他們想要看到的笑容。
“對,因為藍星不具備這樣的金屬。”
“所以我退而求其次,核算次級方案,比方說一些熔點相對較低的金屬,只需要加熱融化成為液態,也能夠滿足核聚變反應需求。”
“重組數學模型後,我找到了替代品,那就氚化鋰6”
秦牧用控制筆翻到了一頁。
“氚化鋰6”馬培民沉吟一會,然後驚呼“你是打算利用氚化鋰6的那個物理特性?”
“看來馬院士已經知道了”
“沒說,就是利用氚化鋰6的特性”
“氚化鋰6的熔點還是很低的,只有180.55℃,這樣的溫度可以說是很低了。”
“相比金烏1號,需要將氣體燃料加熱到等離子狀態上億溫度來說,可謂是算‘冷核聚變’了”
“鋰6吸收中子時會釋放能量併產生氚”
“現在我們可控核聚變用的氘氚,氚化鋰6生成的氚完全可以用來做核聚變反應原料,可謂是一舉兩得。”
秦牧說完,下面的教授們,開始大聲議論起來了。
按秦牧說的,這樣的替代品,簡直就是完美。
幾分鐘之後
“請問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秦牧問道
許多教授都直接搖頭,目前來看,鋰6或許是真的唯一的選擇。
秦牧見大家都搖頭,表示沒有。
“那行,現在著手,準備開始相關的試驗。”
......
又是三天過去
核聚變反應堆微型化,基本就卡在聲致發光這裡。
像反應的裝置,有秦牧提供的圖紙支援,在所有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已經吃透弄出來了。
在離實驗樓大概2千米的地方,這裡臨時搭建了一個試驗場所。
這裡放著一個只有半徑只有半米左右的球形反應裝置。
跟金烏1號相比,這個裝置,沒有了點火裝置,沒有了複雜的線圈,卻多了一個超聲波生成器。
沒錯這就是秦牧他們搗鼓出來的‘方舟反應爐’試驗機。
秦牧不得不說,國家力量面前,弄啥都方便。
才三天,試驗機就完成了。
今天他們要展開實驗了。
臨時實驗產所沒有任何研究員,所有操作都是靠遠端控制。
像鋰這種活潑金屬,弄不好會出大事,尤其還是拿來做可控核聚變的反應溶液。
沒辦法,這次秦牧沒把握,太危險了。
現在秦牧跟馬培民一眾研究人員都在實驗樓這邊看著高畫質監控裝置拍攝的畫面。
秦牧看了下時間。
“民哥,準備開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