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手中的資料放在一旁,他伸手拿過她的月讀本,再撈起放在一旁的老花眼鏡戴上。
每個月閱讀一本書,寫一篇一千字的讀後感,是爺爺在她三年級時給她佈置的任務。
她那時候不明白這麼做的意義,只覺得是一種學業負擔。
可爺爺告訴她:“日積月累的知識,會成為你日後的底氣。讀書學習不是為了取悅老師、取悅家長、取悅社會,而是為了讓你自己變得更優秀,你要有這種意識,讀書才不會覺得累。”
於是這麼多年,她堅持寫,他堅持批改。
他評閱時,程希便規矩地站在書桌旁邊看著他,雙手輕握自然下垂,像是等待老師批改作業的學生。
事實上,爺爺也確實算得上是她的老師。
退休前,他曾是一所大學的歷史學教授,教了一輩子的書,教育學生、教育兒孫,他的學生都尊他為先生,或者程教授。
他們程家從曾祖父那一代開始,便從事教師這一行業,如今一脈傳承,代代相授,也算是書香門第。
“寫得不錯”,程爺爺花五分鐘仔細閱讀完她寫的讀後感,滿意地評價了一句。
他拿起一支紅筆,在讀後感下面的空白處寫上一個“閱”字,並用行楷簽上他的名字——程華契。
批閱完後,他將月讀本還給她,“挑好下個月想看的書了嗎?”
程希雙手接過:“還沒有呢。”
“那去讀一讀海昏侯劉賀的文獻吧。”
他難得給她指定閱讀內容,程希笑著應下:“好。”
“哦對了,還有一件事,你江爺爺後天新店開業,我有事去不了,你能幫爺爺把禮物送過去嗎?”
後天正好是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