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96年,冬春交接之際,人類歷史上最重要,同時,對人類個體來說也是最無聊的戰爭,開始了。
人類的主力,是新世代人工智慧組建的軍隊。能夠參與這場戰爭的人類,只是極少數。
以格式塔意識的標準,一名普通人類士兵,在戰場上能發揮出的效能,還不如一隻機械狗。
絕大部分GDI管轄區域內的人類被動員起來,參與一些暫時無法工業化的農業生產,僅此而已。
廢土人體驗過,知道什麼是死亡,什麼是戰爭。
所以,沒有多少正常人,真的一門心思只想打仗,他們當然也不會反對GDI的政策。
畢竟,誰會真的願意放棄安逸的生活,一心想死呢?
在這場缺乏平民參與的戰爭中,人類士兵的犧牲數量被拉到了最低水平。
2096年2月,GDI與異形和人類叛軍組成的聯軍,在江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衝突。
這次衝突,最終以GDI的勝利而告終,歷時僅僅只有3天。
大量雲爆彈與燃燒彈被投入戰場,小半個江南化為火海,卻燒不盡異形堆積如山的屍體。
對於它們來說,再多的傷亡也無關緊要。
隨著GDI的不斷進攻,戰火很快蔓延到聯盟南部的更多地區。
與此同時,GDI開始利用空中力量,以聯盟地區為中心,向全球蔓延發展基地。
GDI的擴張方式很簡單:尋找合適廢棄都市,投放建設隊伍;使用奈米機器人,分解當地原材料,從而建設基地。
隨後,開始清剿喪屍、收攏倖存者、組織防禦陣線、生產部隊的標準流程。
對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GDI來說,這並不困難。
異形似乎無窮無盡的數量,始終不能像幾十年前對付人類國家時那樣,硬生生耗盡GDI的生產能力。
公元2096年2月底,陷入窘境的科聯試圖與GDI談判求援。
但這次談判的過程,卻低效到令人咋舌。
明明危機就在眼前,敵人都把刀架到脖子上了,科聯的高層卻似乎陷入混亂,始終無法得出統一的結論,不僅提出的條件雜亂而無序,其中一名談判代表甚至提出了‘GDI併入科聯’的可笑要求。
張文並不擅長談判,卻也不是傻子,在確認談判無用後,當然不可能再陪這些傢伙浪費。
最終,GDI拒絕了與科聯高層的談判,開始直接與科聯地界內的倖存者接觸,為大大小小的一切人類武裝提供空中資源投送。
加上大量異形北上進攻GDI的機器人部隊,當地倖存者的形勢開始好轉。
然而,從3月中旬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
——————
從江南到八閩之地,乃至科聯控制的嶺南地區,直至東南亞地區……
比起以往的朝代,舊聯盟的土地前所未有的廣袤,這個龐大的政權儘可能地吸納了周邊,那些相同文化圈的人口與土地,以便為自己一旦停止便會崩塌的工業巨獸提供新的燃料。
這粗糙的做法,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更加惡劣的地域歧視與衝突、地方勢力的進一步崛起等。
卻也讓聯盟能在末日之戰爆發後,儲存了大量人口,並使得科技聯盟有機會繼承部份遺產、發展壯大。
科聯土地上那冒著黑煙的工廠煙囪,密集而擁擠的居民區,源源不斷的新增人口,便是自己崛起的最好證明。
因此,許多人將科聯視作希望,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量人才從各地匯聚到科聯地界,試圖在這裡重建秩序。
然而,北伐失利之後,科聯的‘氣運’似乎耗盡了。
雖然能夠控制異形,科聯仍然在厄蝠的襲擊下損失了大量工業能力。
更糟糕的是,科聯社會的各個階層之間的,之前那種蓬勃向上的生機,消失了。
面對科聯高層在這些天裡展現出來的種種自私自利行為,面對毫無希望的未來,無論多麼任勞任怨、辛勤工作的牛馬,都再也無法忍受了。
矛盾暴露出來之後,科聯的領土再次陰謀橫行,文明社會的氣息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人類文明崩潰之後的殘渣,‘廢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