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人是好官啊。”
老孫頭嘆口氣。
“客官您不知道,前些年咱們這藍田縣,百姓走的走、逃的逃,就剩下些孤寡老人、寡婦幼童,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老漢我那老妻在前年生了場大病也走了,剩下老漢一個人。”
想起亡妻,老孫頭的眼眶有些泛紅,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其實,像老漢這樣的人,當時在咱們藍田縣那是一抓一大把。可打蘇大人上任以後知道了這個情況,馬上就把媒婆們組織起來,每個月定時組織相親,讓咱們這些人都能找個搭夥過日子的人,能好好地把日子過下去。”
“你別說,有了個知冷知熱的人,日子還真是越來越有奔頭了,幹起活來也更有勁了,咱們都很感激蘇大人呢。”
李世民聞言,默默點點頭。
貞觀初年,因隋唐戰亂,又遭天災人禍,各地人口大量流失。
李世民登基後,頻頻下達政令,命各地儘快恢復人口、發展生產,並將之列為考核官員的一項重要政績。
可效果一直都不太好,尤其是在一些偏遠窮困之地。但蘇策的這個辦法就很不錯。
想要多生人口,那前提得讓人成親吧?媳婦都沒有找誰生娃娃去?
官府也經常組織小吏、或者媒婆挨家挨戶地提親說媒,但是效果一直都不太好。
蘇策的這個辦法好就好在,將大家都組織到一起,效率不知道要比挨家挨戶地拜訪快了多少。
但是一邊的李泰聽著,心裡卻著實不痛快。
不知為什麼,他就是對這個姓蘇的沒什麼好感,聞言嘀咕了一句:“這縣令一天天的正事不幹,不是貪戀口腹之慾,就是乾點保媒拉縴的活,他到底是朝廷官員還是廚子媒婆?”
老孫頭聞言立即色變:“你這人好不曉事,看你還是個娃娃的份上,老漢不與你計較,你們速速結了賬走人吧!”
李泰鬧了個大紅臉,還想要和老孫頭辯駁幾句,可李世民眼睛一瞪:“泰兒,休要胡說!”
同時心裡也對李泰有了些許不滿,暗暗嘀咕:“泰兒自小生長在宮中從沒出過遠門,不知民間疾苦也不奇怪,但他一直受那些文官影響,心中所想難免有些偏差,看來以後朕得好好地教教他,免得走錯了路。”
李承乾瞧著李泰漲紅了臉,微微皺了皺眉,輕聲說道:“四弟,莫要動氣。這蘇大人既然如此得民心,想必是有過人之處。我們初來乍到,還是謹慎些,莫要輕易論斷。”
他的聲音溫和,語速不快,每一個字都透著沉穩與涵養。
“你懂什麼!”
李泰沒好氣地甩開李承乾的手,又感覺在哥哥們面前失了面子,冷哼一聲隨著李世民去了,連賬也忘了結。
“哎,你們還沒給錢呢!”
李麗質最後一個起身,俏生生站到老孫頭身前:“這位大叔實在抱歉,我哥哥也不是有心的,我這就給您結賬。”
“還是你這女娃子曉事。”老孫頭笑了笑,“在咱們藍田縣,我還沒見過哪個敢對蘇大人出言不遜的呢。”
李麗質好奇地問了一句:“那蘇大人真有那麼好?”
“怎麼沒有?”老孫頭嘿嘿一笑,“不瞞姑娘,咱們蘇大人今年才十八歲,還尚未娶親呢,長得那叫一個人中龍鳳,誰見了不得誇一句是個英俊無比的俊後生?我瞧你倒是和蘇大人般配得緊呢!”
李麗質聞言面紅過耳:“大叔這玩笑可開不得,我一個普通女子,哪裡配得上蘇大人呢?”
“配得上的,配得上的,呵呵呵。”
“麗質,怎麼還不來?”
李世民回頭不見李麗質,朝著這邊喊了一嗓子,李麗質趕緊小跑著回應:“阿耶,我在這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