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還沒琢磨明白,蘇策便接著耐心說道:“所以,在我剛講的那些辦法之前,還有個特別關鍵的事兒,那就是得有現役士兵!”
這時候也不是沒有現役士兵,像負責保衛皇城的禁軍,還有將軍府養的私兵,這些都算。
可對整個大唐來說,這點人實在太少了,就跟大海里的一滴水似的,起不了多大作用。
“當然,就憑現在的生產力,想要將全國府兵都變成現役士兵,無異於天方夜譚。”
蘇策苦笑一聲,意識到僅憑培育良種、發明並推廣生產工具,對大唐農業發展的推動仍然有限。他不由回憶起前世記憶裡,那些高產且適應性強的作物——土豆與番薯,要是能將它們引入大唐,必定能極大地改變現狀。
“說的有些跑題了。”蘇策笑笑,“話說回來,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你首先得明白擁兵自重的根源在哪裡。”
“大哥你快說!”李承乾越聽越激動,這些東西他從未聽過。
恐怕就算是李泰、甚至皇帝陛下……恐怕也不懂吧?他看向蘇策的眼光中,帶著濃濃的崇拜之意,就算是房玄齡、杜如晦,也不過如此吧?
“擁兵自重的根源就在於,他們吃的所有糧食、拿的餉銀、賞錢,那都是將軍給的,和朝廷有一文錢的關係?所以他們的忠誠只會給自己的將領,而不是遠在長安的皇帝陛下!”
李承乾重重地點頭,只覺得大哥說的太有道理了!
蘇策頓了頓,目光深邃,繼續說道:“如今朝堂上的勳貴,多是開國元勳,雖有功於社稷,但其子弟依仗先輩蔭庇,在軍中安插親信,擴充勢力,已然成尾大不掉之勢。”
李承乾聽得眉頭緊皺,心中暗忖,蘇策所言句句切中要害,這問題確實長久以來困擾著朝堂。
蘇策接著分析:“所以我能給出的辦法是,首先各處府兵、軍隊的糧食供給、餉銀的發放,全部交由朝廷。”
他稍作停頓,觀察了一下李承乾的反應,只見李承乾目光專注,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蘇策繼續說道:“且交由附近的州府統一發放,同時地方管理和軍隊管理互相不得干涉、調動,地方不得隨意調動軍隊,而軍隊也不能干涉地方政務!”
李承乾忍不住輕輕點頭,這個策略看似簡單,卻能有效制衡各方勢力。
“如此一來,勳貴便難以透過掌控糧草餉銀,維繫軍中勢力。”蘇策神色篤定,言語間充滿自信。
李承乾心中豁然開朗,意識到這一步棋的關鍵作用。
蘇策又進一步闡述:“同時陛下和朝廷要在各個部隊、府兵中安插基層軍官和監軍,軍官負責軍事訓練、戰鬥,而監軍則關注士兵們的思想,保證他們對朝廷的忠誠!”
李承乾聽到此處,眼中閃過一絲驚歎,這個方法不僅能提升軍隊戰鬥力,還能確保軍隊的忠誠度。
最後,蘇策總結道:“那些統兵的將領只需要幾年換任一次,調離原有的部隊,如此必然能很大程度地解決尾大不掉、豢養私軍的問題,勳貴也再難在軍中培植自家勢力。”
李承乾已經徹底呆住了。這……是治國強軍的良策吧?這是自己能聽到的嗎?困擾著皇帝陛下這麼多年的問題,竟然在蘇策三言兩語中就解決了?
李承乾很慶幸自己今天來這裡,不止認了個好大哥,還學到了如此多有用的東西!再想想還在客棧萎靡著的李泰,心裡不由得產生一絲嘲弄之心。
空過寶山而不入,我那愚蠢的四弟啊,在你拼盡心思和我好大哥鬥嘴的時候,你可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蘇策不知道李承乾心裡在想什麼,吹了半天牛隻覺得口乾舌燥,端起茶水一飲而盡。
不過他心裡清楚,這些東西再好,也不過只是理論而已,想把這理論變現又何止是千難萬難?
不過話又說回來,吹牛而已,又不需要自己負責,嘴皮子痛快一下就得了!
“老弟,你科舉的時候雖然可以借鑑一下這些概念,但千萬記得這話不是我說的,過你耳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