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一大早便被李世民說了一頓,心情糟糕透頂。
聽到外面喧鬧,他不耐煩地探出頭,大聲呵斥道:“搞什麼名堂?憑什麼不讓走!”
小卒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語氣不善:“少廢話,老實等著!”
李泰正要破口大罵,李麗質趕忙勸住:“四哥,別吵了,等會兒再走也無妨。”
“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這到底還是不是大唐的地界,是不是大唐的路?憑什麼他說不讓走,我們就得被困在這裡!”
李世民倒是沒太在意,畢竟自從踏入藍田縣,這裡的一切就顯得與眾不同,他也漸漸習慣了這種怪異。
可當他掀開馬車簾子,看到的一幕讓他險些當場掀翻馬車!
只見唯一的通道上,蘇策那輛豪華馬車呼嘯而過,車伕還在大聲吆喝:“都閃開,趕緊讓路!”
路邊的百姓紛紛避讓,有人匆忙間險些摔倒。
李世民怒不可遏:“還有沒有王法!我原以為這縣令就算算不上愛民如子,至少也有幾分才幹。可你們看看,他竟然在鬧市中縱馬狂奔,全然不顧百姓死活!”
李泰也跟著附和:“就是,阿耶,我早就說過,這傢伙肯定是個大昏官、大奸臣,必須嚴懲!依我看,現在就讓程處默調府兵來,直接把這縣令拿下!”
李承乾在一旁溫言相勸:“青雀,莫要衝動。我們還未了解事情全貌,僅憑這一時所見就倉促定論,恐有不妥。行事當以事實為依據,不可貿然行事。”
李治小心翼翼地探出頭張望,雖覺奇怪,卻不敢出聲。
李麗質則觀察入微:“阿耶,我瞧著不太對勁。您看那百姓摔倒後並無怨言,或許蘇大人是有急事?”
“他能有什麼急事?”
李泰不滿地哼了一聲,反駁道,“妹妹,你怎麼老是替那昏官說話?就算他有萬般無奈,也不能在大街上橫衝直撞吧?”
不過,聽了李承乾的話,李泰到底還是打消了調府兵的念頭。
李世民聽了李麗質的話,也覺得事有蹊蹺,當即命令程處默:“跟上那輛馬車,我們去看個究竟。”
“是!”
蘇策的馬車駛過後,道路很快恢復了通行。程處默駕著馬車,一路尾隨而去。
李世民怎麼也沒想到,最終他們追到的地方,既不是縣衙,也不是望月樓,而是一家醫館。
醫館招牌上大大的“婦”字格外醒目,竟然是家婦科醫館。
大唐建國後,李世民推行了諸多政策以恢復民生,但其中“戶籍永定”這一舉措卻不太明智。
唐朝雖未實行嚴格的職業戶籍制度,但戶籍管理依舊十分嚴格。
百姓一旦落籍,便很難遷移,而且子承父業的觀念深入人心。
民戶以務農為主,需向國家繳納農業稅並服徭役;軍戶戰時出征,平時務農,承擔兵役;
匠戶則專門為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
這種傳統雖非硬性規定,卻在民間形成了牢固的風氣。
單說醫戶,就曾讓蘇策頭疼不已。
貞觀初年,醫戶子弟醫術參差不齊,庸醫害人的事情時有發生。
於是,蘇策開設了醫科培訓班,下令藍田縣所有醫戶必須參加培訓,結業合格後方可行醫。
多虧了他手中的《民間醫方集》,雖然抗生素還沒研製出來,但一些民間土方倒也派上了用場,至少杜絕了“瞎治”的現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