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沒想當官啊

第73章 找李世民要個特權

而娛樂中心則在正南偏東的曲江池附近。

灞橋看似離內城、皇城不算遠,實則位置比較偏僻,附近居住的大多是普通百姓。

看著福伯皺著眉頭,一臉擔憂的模樣,蘇策笑了笑:“灞橋再窮,那也是京城,你忘了咱倆剛來藍田時的光景?”

福伯卻不這麼認為:“老爺,您我剛來藍田時,您好歹也是一縣縣令,可京城魚龍混雜...”

後面的話他沒說出口,但蘇策明白他的意思。不過蘇策沒打算跟他解釋。做這個決定之前,他就深思熟慮過了。

京城那塊地,最大的優勢就是背靠皇家,有了這層靠山就不怕別人在背後使壞。

至於生意能不能做起來?

“呵呵!”

蘇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峻的笑意。他心中暗自思忖,雖說自己並非科班出身,沒有系統研習過當今的營銷之道,但前世在資訊爆炸時代積累的豐富見識,又豈是這些困於當下、眼界侷限之人所能比擬的?等自己這一套“引流”加“聯合營銷”的手段施展出來,倒要看看誰能抵擋。

前世最好賺的錢是女人和孩子的錢,但歸根結底還是賺女人的錢。

即便在大唐,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想想上次琉璃首飾賣得多麼火爆,就可見一斑。

而且當下的大唐女性,還未被各種禮教束縛,自己有足夠的操作空間,要是在明朝,想把女人吸引出來消費可就難了。

“福伯,報社那邊準備得如何了?”蘇策突然問道。

福伯一愣,思索片刻後說道:“活字印刷的工人都已就緒,隨時可以印刷。”

“嗯,讓他們做好準備。”

“現在就印嗎?可是朝廷那邊...”。

早在漢朝就有類似報紙的“邸報”,當時稱作“邸抄”,主要用於朝廷向各地傳達政令、進行宣傳。

大唐重新統一天下後,李世民為彰顯大唐傳承正統,首先恢復了邸報行業。

不過,這份報紙的影響力僅侷限於朝廷中樞,尚無法滲透至民間。當下正值貞觀年間,朝堂對輿論管控極為嚴苛,對於報紙這類傳播媒介更是把控得滴水不漏。在李世民的統治理念中,資訊的有序傳播關乎社稷穩定,因此明文規定,嚴禁民間私自發行或隨意創辦報紙。

蘇策深知聖意難測,李世民的底線猶如雷池,萬不可越,故而縱使心中有諸多拓展報紙影響力的想法,也只能暫且按下,不敢有絲毫逾矩之舉。

“之前我讓你找人寫好的東西先準備好,不過暫時先別印,我明日就要啟程進京,一切等我回來再說。”

蘇策這次籌備的東西,和官方的邸報有那麼一點不同,他打算趁這次進京,找李世民爭取個“特權”。

說辭都準備好了,只是最後李世民到底能不能同意,他心裡其實也沒底。走一步看一步吧。

以前看小說,那些主角一個個都有通天徹地的本事,不是靠抄襲詩詞成為一代文豪,就是帶兵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最差也能混個閒散王爺噹噹。

那股子王霸之氣,著實讓人羨慕。可為啥自己就混得這麼艱難?上個奏疏都得戰戰兢兢的?

你瞧瞧人家項少龍,穿越到秦朝,開局就混得風生水起,身邊美女如雲,手下能人輩出,自己咋就這麼淒涼?

除了長得帥點,有點錢,還有啥優勢?

福伯看著年輕的老爺又陷入沉思,一會兒皺緊眉頭,一會兒又露出微笑,無奈地搖搖頭,繼續低頭奮筆疾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