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沒想當官啊

第59章 才五百四十兩?

時光悠悠流轉,歲月的痕跡悄然爬上了李世民的身軀,他已不復往昔那般精力充沛、意氣風發。近些年來,繁重的朝政與生活的變故,讓他越發感到力不從心。

長孫皇后的過早離世,宛如一道沉重的陰霾,重重地籠罩在他的心間,對他的精神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打擊。

自藍田一行歸來後,在御書房中處理奏章時,李世民常常感到疲憊如潮水般襲來,身心俱疲。

他不過而立之年,在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卻已算高齡,況且年輕時南征北戰,戰場上留下的暗疾也時不時發作,折磨著他的身體。

他心中暗自思忖,不知自己還能在這皇位上支撐多久。

尤其是每當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思考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這一重大問題時,他的眉心總會不自覺地緊緊鎖起,眼神中滿是憂慮與深思。

李世民對李承乾一直寄予了極高的期望,自李承乾年幼時起,便將其視為太子的不二人選,在諸多場合,甚至曾多次公開表達對李承乾的認可與讚賞,言辭之中滿是對這位嫡長子的偏愛與厚望。

而李泰,在李世民心中,不過是他用來磨礪李承乾的一顆棋子,意在透過李泰的存在,讓李承乾時刻保持警醒,不敢有絲毫懈怠,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素養。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朝堂之中諸多官員,甚至李泰本人,都對他的這一意圖產生了深深的誤解,一場無形的波瀾在朝堂之下悄然湧動。

此次出行,李泰的種種表現卻屢屢讓李世民大失所望。李世民何等睿智之人,他能敏銳地看出,李泰在自己面前急於展現自身才華與能力,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與認可。可其行為卻過於急切,行事風格盡顯浮躁與功利,毫無沉穩大氣之感。

最為關鍵的是,從李泰的言行舉止之間,李世民能明顯察覺到他與文官集團走得愈發親近,有向文官集團靠攏的趨勢。

李泰口中所謂的“對下寬容”,這其中所指的“下”,究竟是帝國底層的黎民百姓,還是文官集團內部的某些勢力,李世民不得不反覆思量,心中暗自警惕。

至於李承乾,此次出行,李承乾的表現倒是讓李世民對他有了全新的認識,不禁刮目相看。自初次接觸事務起,李承乾便展現出有條不紊、沉穩大氣的行事風格,處理問題時思路清晰、手段得當。

而後,在面對蘇策之事時,他挺身而出、仗義執言,不畏強權,這份膽識與擔當,更是讓李世民看在眼裡,喜在心頭。這些點點滴滴,都被李世民默默記在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這位繼承人的滿意之情也與日俱增。

心中主意已定,李世民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開口說道:“今日喚你們來,也沒別的事。聽說你們已將琉璃全部售出?”

李泰滿臉笑意,那笑容仿若春日暖陽,既溫暖又透著幾分自得。他恭敬地向前一步,身姿筆挺,隨後緩緩躬身道:“回父皇的話,兒臣幸不辱命,琉璃已全部賣出。”

這幾日為了琉璃售賣之事,他殫精竭慮,如今終於大功告成,怎能不意氣風發。話落,他立刻向身後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那小太監跟隨李泰已久,對主子的意圖心領神會,連忙快步轉身,對著身後幾個身形壯碩的太監,急切地揮了揮手。

幾個太監趕忙用力,將幾個沉重的箱子搬了進來,每一步都邁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便將箱子裡象徵著巨大財富與榮耀的財物有所閃失。

箱子開啟,裡面滿滿當當裝的都是銅錢。李泰為了營造出震撼的效果,來之前特意動了一番心思,將所有銀子都換成了銅錢。

此刻,看著那些裝滿銅錢的大箱子,幾乎佔據了御書房一半的空間,李泰不禁微微揚起下巴,眼中露出一絲得意之色。

“不錯,不錯。”李世民將琉璃交給他們後,因朝中事務繁忙,便未再過問此事。若不是昨日李麗質那邊鬧出的動靜太大,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幾乎都快將售賣琉璃這件事拋諸腦後了。

見李世民心情似乎不錯,李泰愈發得意,繼續說道:“父皇,此次兒臣售出琉璃,共得五十四萬錢,摺合紋銀約五百四十兩。”

聽到這個數字,李世民心中陡然一驚,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緊緊地盯著李泰,追問道:“五百四十兩?”

“正是,父皇。”李泰並未察覺李世民表情的細微變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之中,得意洋洋地說道:“當時咱們從蘇策那兒購得這批琉璃,共花費五十萬錢,兒臣分得十八件琉璃,共計獲利三十六萬錢!”

說到這兒,李泰一臉期待地望著李世民,眼中滿是渴望得到誇讚的神色,卻渾然不知李世民的臉色已漸漸陰沉下來,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昨日的拍賣會,李世民雖因政務纏身未全程參與,但僅僅一件琉璃瓶,當場就拍出了230兩的高價,這可是他親眼所見!僅僅一件琉璃瓶,便價值二十三萬錢啊!

短短片刻,憑藉著多年的政治經驗與敏銳的洞察力,李世民便迅速理清了前因後果。此刻,他看向李泰的眼神,彷彿在看一個懵懂無知、被人矇在鼓裡的孩童。

“唉……?”李世民只覺臉上一陣發燙,心中五味雜陳,揉著隱隱作痛的眉心,長嘆一聲:“承乾,你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