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沒想當官啊

第68章 你可知錯

李承乾一愣。若是換做以前,正常回稟就好。可他心裡忽然浮現出蘇策叮囑他時說的話,趕緊搖了搖頭:“沒有,兒臣最近不打算見舅舅。”

李世民愕然:“這是為何?”

“兒臣身為太子,朝堂之事不敢懈怠。但如今朝堂局勢複雜,兒臣生怕因與舅舅過從甚密,被人誤解,從而影響朝堂穩定,給父皇治理天下增添麻煩。”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沉聲問道:“你說的局勢複雜是指什麼?”

李承乾苦笑一聲:“父皇,兒臣雖年輕,但身為太子,朝堂之事自然也多有關注。”

李承乾心裡清楚,藏著掖著沒有任何好處,不如坦然面對。

“舅舅在想什麼,其實兒臣心裡明白,也知道父皇的為難之處。所以在這個時候,兒臣更不能擅自與舅舅過多接觸。兒臣明白將來父皇對兒臣的期許,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望,一切以大唐社稷為重。”聽到李承乾的這番話,李世民心中猶如掀起驚濤駭浪。

從他的話中能聽出,他懂得顧全大局,不貿然行事。

李世民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這個兒子?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太子,看問題能看得這麼透徹?何況在明知舅舅勢力龐大的情況下,還能主動避嫌,這是何等的識大體?

只因不願讓自己在朝堂勢力的平衡上陷入兩難,李承乾便主動做出讓步。

李世民微微眯起雙眼,神色深沉,緩緩說道:“好,朕明白了,你先退下吧。”

望著李承乾離去的背影,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他是真的洞悉這些朝堂道理,還是背後有人在暗中指點?難道是蘇策?”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現實。蘇策縱然才華橫溢,可終究只是區區一介縣令,怎能對朝堂大事瞭解得如此透徹,更何況是朕的心思?

李世民不禁啞然失笑,抬手揉了揉緊皺的眉頭,低聲自語道:“看來近日確實被此事攪得心煩意亂,連思緒都混亂了許多。”

正欲低頭繼續審閱奏摺,內侍王德匆匆走進來,躬身稟報道:“陛下,四殿下來了。”

“青雀來了?”李世民微微一怔,隨即露出一絲笑意,“他不是正跟著老師潛心學習嗎,怎麼突然跑到朕這兒來了?宣他進來吧。”

李泰滿臉喜色,步伐匆匆地走進來,恭敬行禮道:“兒臣見過父皇。”

“青雀,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李泰雙手呈上一疊奏摺,說道:“父皇,這幾份奏摺是崔大人托兒臣呈遞給您的,內容是關於江州府賑災撥款以及遷移百姓的事宜。”

江州上月突發洪水,規模不小,周邊幾個縣均受波及。這本是一件尋常的賑災事務,但摺子卻經由李泰之手遞到李世民面前,這便不由得讓他多想了。

這遞上來的,僅僅是一份摺子嗎?分明是世家集團在釋放訊號——他們對太子之位有了想法,試圖借李泰發聲!

李世民心中湧起一股怒火,這分明是在試探朕的底線!但他早已練就喜怒不形於色的功夫,神色如常地問道:“原來是這事。青雀,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崔大人說救災如救火,刻不容緩。兒臣斗膽,請父皇速速批准賑災銀錢和糧食,同時將當地百姓遷移至江州府避難。兒臣覺得崔大人所言極是。”

李世民忍不住冷哼一聲,追問道:“那朕且問你,這幾個受災州縣的百姓有多少?災情究竟嚴重到何種程度?”

“這……”李泰進宮前只是粗略瀏覽了奏摺,並未仔細研讀。他一心想著這是個在父皇面前表現的好機會,便匆忙趕來了。

“兒臣疏忽了,事出緊急,未來得及細看,實在不知受災的具體人數,兒臣知錯。”

李世民並未理會他的認錯,繼續問道:“遷移縣城百姓至江州府避難,並非不可行。但你可曾想過,江州府的存糧能否供應這些災民?”

“這……兒臣以為,江州府作為府城,應當是可以的吧?”

“應當?”李世民的語氣逐漸加重,“去年江州府就曾遭受過一次災害,朕還特准他們兩年無需納糧。如今江州府的府庫,糧餉還需依靠附近州府的供應。若如此眾多的難民湧入,你可知道會引發多大的亂子?”

說到此處,李世民已是聲色俱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