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教朱棣屠龍,老朱人麻了

第16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由於戰事勞民傷財,所以只要從誰口袋拿錢,誰就不樂意。”

“可要是,戰鬥不僅不虧,還能獲得金錢給不了的東西?”

那句“金錢給不了的東西”,瞬間打動了朱家三父子。

朝廷要避免強徵,這是必須要做的。

可還有什麼能讓人心甘情願,甚至擁戴呢?

“振興漢室!”

朱棣從他學過不多的書籍中,鬼斧神差地想起這四個字。

任何時代,百姓核心訴求,都是吃飽穿暖,此話的確不假。

一碗高粱飯、一件棉大衣,就能讓窮苦人家為君王衝鋒陷陣。

可任何時候,食物能讓人賣命,卻不能讓人心悅臣服。

“要宣講!要學習!朝廷要派人張貼布告,給各地鄉親父老教育,這是揚我國威的必要手段。”

餘閒聽了還算滿意:“差不多這意思,但還需要再細些。”

“遙想盛唐,漢人也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戰場狠人。”

“家家戶戶搭配大刀,這就叫豺狼來了有大刀,朋友來了有好酒。”

“有敢犯漢人者,雖遠必誅!”

朱棣十分代入,這些先輩歷史,每聽一次都會熱血沸騰。

可緊接著,餘閒話鋒一轉。

“就是可惜,前人積攢的氣節,到了宋朝卻敗光了。”

“咱得重新喚醒百姓,舞刀弄槍未必是沒禮貌,但一味退讓求和,絕對屬於懦弱、無能!”

“說得好!”

朱棣怒拍桌面,差點想罵髒話。

幸好受了些教育,他搜腸刮肚一番,發自內心的感慨道:“先生這話,真硬!”

“從前家中請的先生,也曾說過宋朝重文輕武,這股風氣斷斷不能再延續到本朝!”

看徒弟銳意進取,餘閒不忘醒他。

“哎,可別矯枉過正,重武輕文,也不成啊。

倘若舉國上下只懂舞槍弄棒,忽略道德修養,民風逐漸蠻橫霸道。

你難道想看到民眾因一兩句口角,就喋血長街麼?”

朱棣難得顯擺一下武學知識,又因為餘閒這話感到糊塗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先生究竟怎麼想的”

餘閒沉下臉,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篤定:

“小孩子才做選擇。”

“就不能文理兼修?”

“漢人的尊嚴,要。”

“文化的風骨,我們也要!”

朱棣看懵了,彷彿看見積弊數百年的孱弱形象,被餘閒一點點攻

破。

“說得多好!”

他一時放聲高呼,為其拍掌叫好。

只是這回,他好像聽見隔壁也有細微的聲響。

...

“說得好!”

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雙眼因激動顯露血絲。

餘閒這傢伙,將他的心聲說得乾乾淨淨。

不管他今天穿龍袍,還是穿布衣。

到死,也是鐵骨錚錚的漢子!

餘閒看著是個文弱書生,一旦開口,彰顯何等坦蕩的胸襟。

朱元璋坐立難安,心中頓時湧現一番熱血。

“光出征還不夠!”

“蠻子要了咱漢人多少公主郡主?沒有上千也有幾百了吧?”

“待時機成熟後,咱就該反向和親,讓他們把賢惠貌美的貴族女子嫁過來,正一正風氣!”

“父皇......”

朱標嘴角抽了抽,想想好像也是這麼個道理。

隨即,朱標奮筆疾書,把剛才李慎所說全部記下,一個字都不肯落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