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教朱棣屠龍,老朱人麻了

第3章 朱棣:我是垮掉的一代?

“胡說!”

朱元璋頓時臉色漲得通紅,抬腳就想踢。

“老大你別攔咱,餘閒想教壞我兒,他休想得逞。”

面對朱標的極力勸阻,朱元璋的火氣越壓越盛。

“爹!”

情急之下,朱標脫口而出,順便把朱元璋思緒帶了回來。

“再聽聽,老四不是小孩子了,這點雕蟲小技能識破的。”

過了一會兒,朱元璋大口大口喘著氣,決定考察老四的表現。

...

牢房內。

餘閒隔著牆壁,面對這個心懷大夢的有志少爺,想了想,決定說實話。

雖然一個大牢底層的將死之人所言,肯定沒幾個人會聽進去。

“以大明君主的才幹,收復大部分失地也就一兩代君王的事情。”

“收復之後呢?”餘閒輕飄飄的說道。

沒等對面回答,餘閒又道:

“蒙元為何滅國,一是為政者不仁,二是連年的天災。”

“朝廷面對前車之鑑,可曾有應對策略?”

朱棣眉頭微鎖,並未對餘閒的話感到石破天驚。

“您想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我們要與天道鬥?”

“誠然,國祚延續千秋萬代,是我輩的真心希望。”

“可即便有朝一日不能,相信也可與周朝比一比肩。”

朱棣昂著頭,雙眼裡,是抹不去未涉世間的稚氣與光芒。

周朝存世七百多年,已經算是長命王朝。

朱家人能有這番野望,也是人之常情。

餘閒無可指摘,神情忽然冷下來。

“就這?”

“王朝興衰,與百姓吃穿緊緊相連,任何一朝的覆滅,都與天災密不可分。”

“聽你侃侃而談,應該記得‘千里無雞鳴’的景象吧。”

朱棣想到那一幕就揪心,他雖年紀小,但早早隨父親征,見過各個地方的底層。

於是回覆道:“那是自然。”

餘閒繼續說:

“促使前元滅亡的天災,便是旱災、蝗災、大寒接連襲擊。”

“災害所經之地,莊家無存,田地荒廢,更有掘墓食屍者以求活命。”

“你沒感覺,這些年天大寒時日越發早麼?”

“百姓吃飽飯穿暖衣,才幾年光景,大明可曾有儲備,度過可能的天災?”

“只顧著與韃子鬥,就把真正的敵人給忘了!”

聽到這裡,朱棣也是感慨萬分,要是有吃不盡的糧食就好了。

聽說南方有些地區的稻穀可一年兩熟,甚至是一年三熟。

朱棣希望稻穀長得再大一點,再高一點;最好呢,能在稻穀下乘涼。

到那時候,別說餵飽百姓,行軍糧草也不用愁了。

朱棣胸有成竹地說:

“學生懂了,想要江山穩固,全憑三樣東西。”

“有糧,有地,有人!”

餘閒似笑非笑,“那是老三樣了。”

朱棣疑惑地說:“還有別的三樣?”

他挺起胸膛,打算開始論一番。

但餘閒完全不給機會,直接戳破了中原朝廷變更的弊病。

受制於時代背景,要想讓對方看到時代侷限,等於要他編造出從未見過、聽過、感受過的東西。

“好,就算你有糧,有地,有人,能打破天災的迴圈?”

“眼光放長遠一點,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有這三樣的何止朱家。”

朱棣詫異的問:“還有比韃子更能霍霍的族民?”

餘閒看對面就像看一個孩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