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教朱棣屠龍,老朱人麻了

第5章 朱元璋:怎麼感覺腦子有點癢

“父皇恕罪,兒臣剛在回憶史書記載,不慎走神了!”

朱標有些愕然,這些記載於史書的邊角料,竟被餘閒如數家珍,還能以點帶面的總結出“天氣誤國”的論斷。

連日日泡在書房中的老學究,也不敢隨便定義!

“對,你最愛念書,得出什麼了?”

“可是真讓鹹魚說中,歷朝歷代亡前,皆有大災之相!”

朱元璋心有餘悸的一問,聽得朱標不敢隨便糊弄。

“兒臣記憶力不如餘閒,實在難說......”

史書中所記天氣,時常一筆帶過,突然總結起來難度可不小。

他擦了擦汗,鄭重其事道:“可是,唐朝興盛時期,多氣候暖和,且各地豐收,鮮少記錄天災。”

安史之亂前,北方地區爆發大旱,水草難生,可能引發摩擦。”

“兒臣還記得宋朝後期,天驟寒,杭州西湖結冰,溫暖富庶之地慘遭大寒,外族草原更是寸草不生......”

話音未落,朱元璋揚手打斷。

無須翻閱典籍,他也知道這些天災意味著什麼。

“不必說了!”

唐、宋兩朝國祚綿長,得國運庇護,姑且熬不過天。

他辛苦創立大明不足十年,天氣已經出現異象苗頭,這叫他如何能安心?

朱元璋尋思著,要不要找些能人異士坐鎮。

第一個浮現腦海的人,當屬劉伯溫!

劉伯溫不僅知根知底,且擅長推背。

就算這個鹹魚...餘先生眼光獨到,但論破局之法、增強國運之道,他只敢交給信得過的人。

“劉伯溫人呢?”

“回稟父皇,誠意伯告老還鄉,此時應該在浙江青田,兒臣要不去請他?”

“算了,山高路遠,你一來一回也耽誤功夫。”

朱元璋昂首,眉間蹙著散不開的愁。

“待探查清楚此子虛實根基,再讓劉伯溫處置吧。”

...

正在這時。

朱棣掰動手指,開始低聲細數。

“唐、宋後期都出了事,元末也曾天降大雪,致得田地顆粒無收,各地民不聊生。”

“這天降大寒,不會週而復始吧?”

朱棣讀書雖少,但腦瓜子很活絡,趕緊追問起來。

“餘先生!這天災會不會去而復返?

會不會按照固定的年份出現呢?”

餘閒眼中閃過光芒,對隔壁牢友的印象好了點。

“行啊你,都學會總結規律了。

大寒天災是有一套時間執行法則,至今一共出現三次。

第一次是西周末年,第二次是兩漢交替,第三次是兩宋之交。

每逢巨型大雪紛飛,百姓生活困苦,自然就催生社會動盪,王朝政權崩潰。

每逢風調雨順之際,天氣溫暖溼潤,只要天下萬民正常生產,王朝肯定蒸蒸日上。

可是不趕巧,這第四次,很快就要來了......”

很快,似乎有多快?!

聽到這些,朱棣臉色白了下來。

換做旁人,聽了這麼多“威嚇”,多數會蝨子多了不怕癢的心態。

可朱棣鐵血般的少年漢子,可能會置身事外?

“餘先生您說笑吧,開壇佈道都不管用,該用什麼法子阻擋嚴寒?”朱棣急聲追問。

然而,餘閒表情淡然:“黃土埋到脖子根的人,何必開這種玩笑。

天不遂人願,不因人做任何事,就改變既定方向。

躲不了一時,更躲不了一世。”

聞言,朱棣握緊拳頭急衝衝道:“那還等什麼,您不妨寫下天災爆發的具體時間,官府好做應對啊!”

“沒用的。”餘閒知道對方不死心,又補充了一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