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虎目冷掃過群臣,不由得發出一聲冷笑。
“好好好,這便是大明的官啊,竟有這般權衡之道。”
“已經丟了五百年,所以不在乎多丟一會兒是吧?”
“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難不成就因為丟的時間長了一點兒,就什麼都不管了嗎!一代皇帝推一代皇帝,何時能收復遼東!”
“混賬!簡直是群混賬!”
“推己入人,你們家的土地若是被他人強佔,恐怕你們連一刻都等不了吧!”
在一旁觀望的武將們見到陛下竟如此憤怒,立馬知道了陛下的態度,當即便站出來為陛下站臺。
“陛下聖明!遼東乃我華夏土地,自然是一刻也不能等!”
“如今大明剛剛立朝,推脫需要休養生息,等真正穩定下來了,恐怕又有新的推脫之法!”
“依微臣之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不如直接殺他個人仰馬翻,將遼東徹底奪回來!”
“我大明戰士不畏血汗,只為收復國土!”
“宋朝可卑微求活,將祖宗的大好河山拱手讓於外族,但我大明絕不可以!”
“大明錚錚鐵骨!勢必要做這歷朝歷代中最為兇猛的一頭雄獅!”
眾武將們熱血上頭,你一句我一句的將文臣懟的說不出話來,一個比一個興奮,接連請命出戰。
胡惟庸見武將那邊氣勢更勝,連忙出場來維護文臣的臉面。
“諸位將軍所言是極。但且聽我一言。”
“並非說放棄舊土,也不是說要將大好河山拱手而讓,只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畢竟收復故土之事,實在是茲事體大,事關我大明的國運,若是一擊不成恐有損軍心。”
“最好還是徐徐圖之,將勝率增長到最高。”
胡惟庸這話一出,本應當有其他文臣配合才對。
結果之前好的跟親兄弟似的淮西勳貴竟主動出面嘲諷起來胡惟庸了。
“胡相恐怕高官當太久了,不曾下地看看,我大明國運昌隆氣勢非凡,打幾個外族罷了,竟還需要考慮這麼多?”
“胡相未免過於謹慎了吧。”
“就是,胡相若是膽子小的話,就別管武官打仗之事了,免得光聊天都嚇破了您的膽子。”
“又不需要您上戰場,您個門外漢倒是議論的熱鬧。”
“胡相啊,並非我等嘲諷你,實在是您說這話太過懦弱了。”
“我大明當初驅逐韃虜,恢復中原,這是實打實的戰績呀!何人不知我大明兵強馬壯,又何必做這等弱姿態呢?”
胡惟庸被懟的目瞪口呆,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並非是他口才不好,不知道怎麼懟回去,而是這些傢伙本應當是自己人呀!
這究竟是吃錯什麼腦殘藥,懟起他來了!
若是自己回懟回去,那傷到的就是淮西自己這邊的人了。
所以究竟是出了事?
什麼事是他這個淮西的領頭羊都不知道的!
不是要一致對外嗎?淮西勳貴的集體榮譽呢?
之前官紳納稅的事也沒過幾天啊,這一個個是失憶了嗎!
武將那邊見堂堂胡相都被懟的敗下陣來了,頓時越發得意。
這朝堂之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武將那邊徹底將文臣給壓制住了!
整個朝堂呈現一邊倒的局勢,幾乎看不到文官的話語聲,都是武將的喊聲滔天,恨不得現在就立馬披上盔甲出兵。
朱元璋自然是願意出兵的,但目前不能讓武將們就這麼輕輕鬆鬆的把文官們給打敗了。
他要的是制衡之道,出兵打仗反倒是其次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