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緊握拳頭猛一拍桌,“等我出去之後一定跟我爹……一定跟我爹好好說說,讓他告知陛下!”
“早點將此事給重視起來,免得真到眼前了又措手不及。”
餘閒無所謂的點了點頭,朱棣的想法和所作所為他並不干涉。
反正都是馬上要被砍頭的人了,關心那麼多幹什麼呢。
餘弦不知道的是,朱棣覺得這幾天學了不少東西,正摩拳擦掌的準備再寫幾本奏摺交到宮裡,好勸父皇早點回心轉意呢!
若當真砍了餘先生這般大能,恐怕真就是大明吃大虧了!
但隨著行刑日子的逐漸逼近,父皇母后那邊一點訊息都沒有!
甚至連大哥都不給他一個準話!
這讓朱棣急的上火,嘴角起了幾個大泡。
餘弦又不是個睜眼瞎,自然也能看出來他究竟是在焦灼什麼。
“好了,你也別費力氣了。”
“洪武帝是不可能會同意你的提議的。別說你爹是勳貴了,就算你爹是太子都沒用。”
朱棣苦笑連連,他不理解餘閒此話又是從何而來。
“你先別放棄呀餘先生,當今陛下可不是那種剛愎自用聽不進勸解的人。”
“我們此事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大明就是馬上打來的天下!若是沒有武將,那豈不是成了個笑話了!”
“所以陛下定然會聽進去的,聽進去之後您就有救了!”
“陛下只要注意到您,就肯定能知曉您這般大才!肯定不會再砍您的腦袋的。”
餘閒輕笑一聲,搖了搖頭,“你啊,有時候剛覺得你有點進步,轉頭又像是天真的沒經歷過風吹雨打的稚子。”
“想法很不錯,但是第一步就錯了。洪武帝是不會同意你的提議的。因為自古以來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你說大明就是馬上打來的天下,所以洪武帝就會重視武將選拔了嗎?”
“錯,甚至是大錯特錯!”
“曾經的屠龍者,如今成為了真龍天子,他還會再打造屠龍寶劍分發下去嗎?”
“恰恰因為當今陛下是靠著自己打出來的天下,他便會忌憚有模仿者如他這般橫空出世。”
“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以史為鏡!史書上記載了太多太多的經驗,你往前面翻一翻,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餘閒嘴角含笑,“當一個王朝一旦開始重視武將考核的時候,基本上處於一個節點,你猜猜是什麼節點?”
朱棣猜測,“……缺武將?”
“……”
餘閒沉默了一下,“也不能說你這句話是錯的,雖然是廢話,但也對了一半。”
“一般開始重視武將考核,大多都是處於剛捱了頓毒打,或者是軍事力量極為不足的時期!”
餘閒舉了個例子,“就像是北宋時期,那時候都快被遼夏給打成狗了,才亡羊補牢的想起開始武考。”
“但最蠢的是什麼?都已經成那個死樣子了!開設武考你就利利索索的開始搞!”
“結果沒有立刻落實,反正是到了宋仁宗的天聖七年的時候,才慢吞吞的頒佈了一個武舉條例。”
“在這期間還是一直在被打!”
“被打還不長記性!還有著該死的拖延症!他不捱打誰捱打!”
“最後顯而易見,不光捱揍,還賠了不少錢!窩囊的要死!”
餘弦一個文人都這麼生氣了,更不用說是朱棣這個武將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