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安和春波聽得是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尤其是聽到“一箱銀元”的時候,父子倆下意識地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巨大的震撼。
“所以,爹,這錢來得是辛苦,也有點運氣,但絕對是乾乾淨淨的。”張衛國最後補充道。
李延安半信半疑,還在消化這巨大的資訊量。
但旁邊的李春波,心思已經活絡開了。
一個月四十塊啊,農民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地裡刨食,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累死累活也攢不下幾個子兒,一年純收入能有個一百塊都算好年景了!
現在二姐夫說,去城裡店裡幫忙,一個月就給四十塊,還包吃包住。這待遇,和城裡國營廠那些吃商品糧的正式工差不多。
想到這,春波心裡頭砰砰直跳,看向張衛國的眼神也變得火熱起來,臉上是掩飾不住的激動和嚮往。
他率先開口:“爹,咱家一共六畝多水田,靠著種田很難掙到錢。我也聽村裡人說,現在做生意能掙錢。既然我姐夫他們開了店,又需要人手,那我就直接跟著他們幹了。”
李延安沒有答應,也沒有反對,而是問張衛國:“衛國,你說粉館讓雪梅和你二妹經營,那你自己幹啥,繼續擺攤?”
在李延安看來,自家閨女兩口子再加上張桂花,三個人完全能撐起一間米粉鋪子,幹嘛要叫上兒子呢。
張衛國當即說道:“爹,我還有別的生意呢。我和根生打算合夥一間女裝店,他們兩口子在店裡賣衣服,我負責去粵省進貨,每個月拿40元的工資,除掉成本外的利潤,我和他們兩口子對半分。”
聽到這話,李延安眯起眼上下打量張衛國,似乎在確認他話裡的真假。
一旁的李雪梅看出了自家老爹的疑惑,開口勸說:“爹,服裝店和粉館挨在一起,我和桂花不僅有春波幫忙,隔壁又住著根生兩口子,這心裡也有底氣。”
“雖然是第一次做生意,可我前段日子,跟著衛國逛了大半個德山市,發現粉館才兩家,女裝店更是沒有,我相信只要咱們好好幹,一定能掙錢。”
不等李雪梅話音落地,張衛國便直接說道:“爹,如果服裝店生意好,明年我打算再開一家,讓雪梅和桂花經營。到時粉館就交給春波兩口子,他們也能有個穩定的收入。”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李延安自然不會再反對,他有些欣慰的開口:“衛國,你能想到咱老李家,這也是雪梅的福氣。”
“不過,你開這兩間鋪子,真能掙到錢?”
張衛國聽著老丈人擔心的話,笑了笑,直接給他掰扯起來:“爹,我和你算算這賬啊。”
他伸出手指比畫著:“粉館,一個月租金五十塊,每一次押一付二,這就去了150塊。”
“店裡頭沒咋裝修,就是把灶房擴了擴,方便幾個人同時動手。然後搞了個門臉,找人寫了個大招牌——‘張氏米粉店’,圖個顯眼。”
張衛國頓了頓,繼續道,“再加上買桌子板凳、鍋碗瓢盆這些開張的傢伙什,攏共花了差不多200塊。”
“所以,這鋪子盤下來到能開張,前期投進去的,一共是350塊。”
接著,他話鋒一轉,說起了掙錢的門道:“肉沫粉五毛一碗,排骨粉、牛肉粉因為肉貴些,賣六毛。我仔細算過了,一碗粉,算上租金,人工成本,米粉、肉、柴火、調料這些,所有一起加起來,撐死了也就三毛錢。”
這話一出,旁邊的李春波眼睛“噌”地就亮了。
他飛快地在心裡扒拉著算盤珠子,嘴裡下意識地念叨:“一碗粉就能掙兩三毛?那一天要是賣他個一百碗,那就是二三十塊呢。”
隨即,他又像是想到了什麼,眉頭微微一蹙,看向張衛國:“姐夫!照你這麼說,開店確實能掙大錢。
不過你這前期投進去的350塊,再加上我這一個月四十塊的工錢,還有我姐、桂花姐,就算他們先不拿錢,這頭一個月開銷就得四百塊了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