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國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裡對未來的財富有了更清晰的預估。
他明白,蘇俄注意發展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導致食品和衣物極度匱乏。
市場內外,都有荷槍實彈的邊防戰士在巡邏,在維持秩序的同時,也無形中保障了市場的安全。
蘇俄人在這裡顯得格外守規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絲毫拖沓,也沒有任何賴賬的跡象。
這種簡單純粹的交易模式,正是邊境貿易初期最真實的寫照。
華燈初上,夜幕如墨般籠罩綏芬河。
火車站裡,汽笛的轟鳴聲撕裂夜空,一趟貨車到站。
張衛國和謝彪此刻正帶著劉軍、王浩等人立於站臺旁。
不遠處,民兵隊長領著六十名膀大腰圓的民兵大步走來。
“隊長,接下來要辛苦你們了。”張衛國上前一步,遞過一包煙,民兵隊長接過,豪爽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民兵們動作麻利,在隊長的指揮下,迅速開始了卸貨。
一箱箱封裝好的火腿腸、餅乾、罐頭、泡麵,從車廂裡被抬出,一部分直接搬上了早已等候多時的貨車,另一部分則被運進了火車站的臨時倉庫。
這批貨量足足有一火車皮,卸貨是個體力活,更是個技術活。
民兵們顯然經驗豐富,互相配合,你來我往間,貨物有序堆疊。
直到晚上十一點,最後一箱貨物被搬進倉庫,民兵們才擦著汗,長舒一口氣。
張衛國早有準備,下午他就特意去了趟國營飯店,訂下了七大桌菜,此刻熱騰騰的飯菜已由飯店的夥計送來,擺滿了車站旁的一個簡易棚子裡。
“兄弟們辛苦了,都坐下吃,飯菜管夠!”謝彪扯著嗓子喊道。
民兵們也不客氣,卸貨是個體力活,這會兒大家都已經飢腸轆轆。
大口扒拉著飯菜,有人還不時發出滿足的嘆息。
酒足飯飽,張衛國和謝彪尋了個僻靜角落,商量起晚上的看守事宜。
“貨量太大,不能出一點岔子。”張衛國目光掃過遠處堆積如山的貨物。
“我帶著劉軍、王浩,還有十個民兵守著倉庫。車上的貨也得安排人,每輛車上一個民兵,再安排五個民兵巡邏。”
“彪哥,你帶著剩下的兄弟和民兵先睡覺,四點鐘咱們再換班。”
謝彪點點頭:“行,就這麼安排。”
說完張衛國找到民兵隊長,說出了自己的安排,又從包裡拿出了620元遞給他。
“這是今天的工錢,你拿20元,其他的分給兄弟們。”
自古以來,拿了錢就該好好替人辦事,更何況張衛國出手大方,對人也客氣。
鎮長還親自叮囑過民兵隊長,讓他聽從張老闆安排,以後張老闆還會再帶貨物過來跟蘇俄人交易,這可是他們鎮的大客戶。
民兵隊長接過錢,笑著點頭:“張老闆,你放心,兄弟們一定好好辦事,不會讓您的貨物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