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元聞聽之後,頓時大喜。
此時,李應元對於生的渴望,已經到了極致。
他此時做夢都想殺出去,在這裡被盧象升等人追殺,滋味簡直是太難受了。
“此時,我們確實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盧象升硬剛,但是我們可以曲線救國。”李九成的眸子裡閃過一絲期待的神情。
“曲線救國?”李應元頓時愣住了。
這個太新鮮了,他還是第一次聽說,竟然還有曲線救國。
這到底是什麼套路,他根本就不知道。
此時,李應元的眸子裡閃過一絲期待。
沒錯,他太想逃出生天了。
盧象升此時,無論是武器,還是兵力,都在他們之上。
這對於他們非常不利,必須儘快思考出來妙計,否則一路持續下去,將會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
“當然,我聽說皇太極求賢若渴,是一個英明的君主,我們到了這個時候,也是走投無路,可能只剩下這最後一條路可走了。”
李九成嘆了一口氣,最終還是說出了這番冠冕堂皇的話語。
關鍵是,李九成此時早就已經把臉皮練得夠厚。
人只要是不要臉了,什麼事兒都是能做得出來的。
這個時候,李九成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招了,只有這條路,才能行得通。
其他的路,對於他來說,已經基本行不通了。
“皇太極會收留我們嗎?”李應元的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期待。
他明白,皇太極確實打仗一直很厲害,而且很多時候打仗都是親力親為。
只是,他還是有一點懷疑。
人家皇太極這麼厲害,為什麼要收留他們,會給他帶來什麼好處?
“這個很簡單,你忘記你爹是幹什麼的了?”李九成的眸子突然陰沉了起來。
李九成很清楚,這個時候對他太重要了,反正大明他已經回不去了。
無論如何,大明都不會要他,而且會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遲早會幹掉他。
與其在大明帝國等死,倒是不如投降建奴,來得安全、可靠。
“孩兒知道了,爹爹擅長武器,尤其是擅長鳥銃。”李應元以手扶額,脫口而出。
“不僅僅如此,我還帶了幾名葡萄牙的武器專家,有了他們之後,製造紅衣大炮就有了可能。
他們隨著為父去皇太極那裡,一定會受到重用。”
李九成詭異地笑了笑,壓低了聲音。
“是,父親英明!”李應元露出了崇拜的目光。
“立即安排,你這樣...這樣..”李九成來到李應元面前,聲音壓得很低,保證只有他們爺倆能聽見。
“是,父親,您放心。”李應元急忙答應了下來。
此時,李應元很清楚,只有堅持住,才會有可能,有機會。
“立即按照為父的要求去做,一定會柳暗花明的。”李九成的目光堅定而執著。
“是,父親。”李應元急忙答應了下來,然後轉身下去準備去了。
既然是奇計,就必須儘快著手準備,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此時已經到了最為緊要的時候,一旦懈怠,很有可能前功盡棄。
尤其是這個時候,對於李九成、李應元父子,尤其重要。
此時他們等於是把脖子都伸出去了,只要盧象升願意,隨時都有可能拿刀砍死他們倆。
這個時候,除了堅守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
這是他們目前唯一最為正確的選擇。
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金蟬脫殼。
李應元立即就開始準備起來。
看著李應元忙碌的身影,李九成的眸子裡閃過一抹希望。
他明白,這一次自己一定是有驚無險。
李九成很快就領著大軍,繼續向東邊開始快速逃竄。
一路上,李九成依靠著地形熟悉,狡猾多端,連續奔波了好幾個時辰,最終把盧象升甩在了身後。
這一路,李九成與李應元父子,不敢走大路,全都走的是崎嶇的小路。
對於路上的風景,他們根本就沒有心情和精力去欣賞。
兩天後。
李九成、李應元父子,領著接近200人來到了登州邊緣。
很快,李應元就往城內射了一封信。
當然,這封信正是勸降的,李九成希望透過他和孔有德等人的威望,能夠勸降城內的將領。
記憶中,城內還有他們不少的死黨,如今只要他們能配合,開啟登州的城池,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到了此時,他們還是心存僥倖,對未來抱有極大的期望。
越是接近成功,他們就越渴望成功。
尤其是他們好不容易擺脫了盧象升,只要能夠利用登州城內的資源,很快就能捲土重來。
只要是李九成等人能順利進城,戰鬥就已經可以宣告結束了。
即便是盧象升等人再能打,以登州城內的資源和人脈,很快他們就能死灰復燃。
沒多大一會兒,城樓上出現了一名大將,這名大將看著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全副武裝,手中拿著一把超大號的大刀。
而在這名大將的身邊則是跟隨著一群士兵,手裡都拿著鳥銃,正瞄準著他們。
一瞬間,李九成麻爪了,他城內的內應呢,都去了哪裡?
李九成失望了,他沒有等來耿仲明等人,反而等來了一個他極其不想見的人。
此人正是崇禎新任命的登州巡撫——周遇吉。
“李九成,你的末日到了,如果放下武器,我還能在陛下面前幫你美言幾句,留你一個全屍!”
周遇吉正顏厲色,言辭犀利。
周遇吉的話音剛落,耿仲明等人也來到了城樓上,但此時的耿仲明等人神情沮喪。
李九成打眼一看,頓時明白了,耿仲明等人全都被周遇吉控制住了。
“好大的手筆啊,這都是怎麼回事?”李九成的心中泛起了嘀咕。
他沒有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一瞬間李九成的腦門子就冒了汗。
放下武器,投降?
不,好死不如賴活著!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換條路去走。
此時,李九成等200來人,只剩下最後一條路了。
在策劃反叛之前,他提前與東江鎮的毛承祿,陳有時等人取得了聯絡。
這也是他們最後的支撐。
“撤,前往海邊,從海邊撤退。”
李九成急眼了,急忙下令撤退。
此時,他很清楚,自己除了撤退,根本沒有任何的出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