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桂省那邊傳來第一個訊息的時候,我就在指揮部現場。
當時我並沒有什麼觸動。
因為自懸賞通告發出去之後,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電話打來。
最終收穫無幾。
還有,舉報人來自桂省一個偏僻的小鎮,可綁架的事發地在餘杭,先不說綁匪有沒有能力帶著方正跑到桂省,他也沒這個必要啊!
按正常的邏輯來說,在抓到方正之後,綁匪肯定會找個安全隱僻的地方躲起來,然後再跟我進行談判。
至於冒著風險橫跨一千多公里跑到桂省去嗎?
然而,就是這一個看似鬧著玩的報警電話,卻帶來了重大突破!
桂省那邊的公安根據報警提示,在一間不需要身份登記的小旅館裡,破門而入抓到了兩個形跡可疑的傢伙。
經過當場指認,這二人就是四名綁匪的其中兩個!
得到訊息後,孟洪很是激動,當即讓桂省那邊立刻對綁匪進行突擊詢問,一定要得到方正的藏身之處!
最後,他還沉聲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個案子非常特殊,如果綁匪不予配合,可以加強詢問力度。”
加強兩個字用的很妙,既規避了相關風險字眼,也能讓桂省那邊的辦案人員聽懂弦外之音。
本來我想火速前往桂省來著,現在綁匪被抓到了,我肯定希望得到第一手的資訊。
不過,聽了孟洪的一番話後,我隨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孟洪是這麼說的:綁匪只抓住了兩個,還有兩個下落不明,萬一孩子在另外兩個綁匪手裡呢?萬一綁匪就躲在餘杭周邊呢?不如先等桂省那邊的審訊結果出來,再定奪要不要過去。
孟洪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加上審訊工作也不會持續很長,然後我聽從了他的建議。
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每一秒對我來說都很漫長。
好在桂省那邊的辦案人員很是體諒我們的心情,在一個小時後,先傳過來了第一份審訊報告。
這份報告一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兩個綁匪的身份資訊。
讓我沒想到的是,其中一個竟然是緬甸人!
看到這個細節的時候,我心中只是有點訝異,仍是沒有過多的聯想。
都知道緬甸跟中國接壤,不管是國人還是緬人,偷渡跟串門一樣家常便飯。
而且緬北那邊的語言、貨幣、習俗都跟雲省差不多。
可以說,生活在緬北的那些緬人,除了沒有身份證,其他的跟國人幾乎一模一樣。
既然國人可以去緬北那邊開闢生意,那緬人來國內討生活自然也沒什麼奇怪的。
報告的第二部分是關於綁架的具體規劃和實施過程。
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夥人在一個月前,竟然就已經在餘杭這邊蹲點了!
他們先是打聽到了秦紅菱所執教的大學,然後透過跟蹤確定了秦紅菱的住所。
因為小區的安防工作很嚴謹,導致他們嘗試了多種可能,都沒有混進去。
然後他們轉換思路,決定在學校門口劫走方正。
也是透過跟蹤秦紅菱的車,這幫人鎖定了學校的位置。
不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校的安防工作簡直比小區還要嚴謹!
加上方正每次下車的時候,都距離學校門口不遠,導致他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一直沒有下手的機會。
就這樣盯了半個月之後,這幾個人有點心灰意冷了,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硬來,可覺得希望不大,隨即又放棄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