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朝臣齊聲附和,表示贊同。
蘇正方眉頭緊鎖,心中對太子突如其來的變化感到驚愕,一種不祥的預感在他心頭盤旋,他急忙整理思緒,準備為自己辯解。
然而,就在他即將開口之際,就聽到太子爽朗的笑聲,他轉頭看向蘇定方,目光中透露出一絲信任與期待,“蘇愛卿,本王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此事非你莫屬,望你能全力以赴,不負重託。不知蘇尚書是否願意接下這份重任?”
蘇正方暗自罵道:媽的,果然在這兒等著我呢,看來這是太子下驚喜佈下這個套,就等自己往裡面鑽呢?先是對自己一番恭維,接著委以重任,一旦我應承下來,那就等於是鑽進了他精心設計的圈套。可要是我不答應,這麼多雙眼睛盯著,該如何應對太子的步步緊逼呢?
他暗自驚歎,太子何時有了這般大智慧?這與他往日的作風簡直判若兩人,這還是那個只知道貪圖享樂的紈絝少年嗎?
然而,不等他想明白,太子咄咄逼人的話語又已如影隨形,再次響起,“蘇愛卿?能否答應本王這小小的要求?”
“若能如願,本王感激不盡,若不能,本王也會理解蘇愛卿的苦衷。”
這哪是請人辦事的態度?分明是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之上,讓人如何拒絕?
蘇正方深吸一口氣,穩定了心神,恭敬地回答道:“殿下請儘管吩咐,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好!”
秦昊豁然起身,步伐沉穩地走向蘇定方。他的眼神裡充滿了期待與信任,鄭重地說道,“戶部乃六部之首,統御諸部,責任重大。蘇大人你德高望重,實為我朝之棟樑。本王有意將此次賑災大任交付於你,全面主持賑災事宜,籌措錢糧物資,以解百姓之困。”
他頓了一頓,繼續道:“本王可奏請皇上賜予你尚方寶劍,上斬昏庸,下斬奸佞。希望你能在一個月內圓滿完成此次賑災任務。蘇愛卿,你可有信心?”
然而,蘇定方並沒有想象中的高興,反而顯得有些為難,他微微搖了搖頭,沉聲道:“殿下,或許您有所不知,國庫早已入不敷出,戶部實在是拿不出錢糧啊!”
“前年江南水災,朝廷免去江南三年賦稅,去年御花園、太廟修繕,緊接著永樂神宮,花費了大量的銀子。加之邊疆連年戰事不斷,還有大梁餘孽叛亂與馬匪的侵擾,到處是用錢的地方,已經將國庫掏空,如今,國庫的庫銀已不足五十萬兩白銀。”
“這點銀子,拿去賑災恐怕是不夠塞牙縫,搞不好還會讓朝廷再邊疆的戰事吃緊啊!”
五十萬兩?秦昊愣住了。
在他的記憶中,大夏國幅員遼闊,物資豐富,一度還有萬國來朝的盛世。
雖然現在國力日漸衰退,但即便是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國庫之中,怎麼可能只有區區五十萬兩白銀呢?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他唯一能想到的是,定有朝中大臣貪婪成性,暗中侵吞國庫銀子。
若非如此,偌大的國庫豈會虧空到如此地步?到底是誰膽敢侵吞國庫的庫銀?
然而,他迅速收斂了思緒,如今自己尚未在朝中穩固地位,對朝堂的局勢也尚未摸清,若是貿然查處貪腐,恐怕只會適得其反,激起更大的朝廷風波。看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秦昊果斷的下令道:“賑災刻不容緩,立刻停止永樂神宮的修建,將所有可變賣的資產換成銀兩和糧食,用於賑災!”
此時,一位中年老臣挺身而出,他是當朝太傅董思成,既是太子側妃董媚兒的父親,也是秦昊的岳父。
他微微頷首,謹慎地說道:“殿下,您說的很有理,臣本應該贊同,然而,關於永樂神宮的停建,涉及皇族威嚴,實非小事,請殿下三思而後行。”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瞪大了雙眼,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董太傅怎麼跟太子槓上了?這局面真是出人意料。
面對董思成的當面反覆,秦昊瞬間懵逼了,他臉色通紅,雙拳緊握,恨不得將董思成捏爆。
他在心中暗自揣度,自己獨寵董媚兒,對董家也是關照備至。而今,眼前這個便宜岳父卻如此對待自己,究竟是何居心?他這是要做什麼?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駁斥自己,這讓自己這張英俊的臉往哪兒擱呀!
你這般對待本王,難道就不怕我回去之後,收拾你那寶貝女兒嗎?
秦昊的目光在董思成的身上停留了片刻,輕蔑笑道,“董太傅,在你心中,你認為災民的性命沒有修建神宮重要?還是想讓本王揹負罪人的罵名?”
“你可曾想過,每耽誤一刻時間,要餓死多少百姓?若災情失控,蔓延至京城,國家的根基都將動搖。董太傅,你究竟有何居心,要置萬千生民於不顧?\"”
面對秦昊的咄咄逼問,董思成汗流浹背,匆忙跪倒在地,顫聲說道:“老臣不敢,老臣謹遵殿下旨意。”
眼見董太傅都如此屈服,群臣們哪敢怠慢,紛紛跪地附和:“我等謹遵殿下旨意。”
然而,跪在地上的董思成,內心無法平靜,今天殿下怎麼突然轉型了?昔日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他,如今竟然為了那些所謂的刁民而反對修建神宮,太不尋常了。
永樂神宮可是寶貝女兒的攛掇殿下修建的,怎麼就說停就停了,我該如何向她解釋呀?
秦昊的心情似乎好轉了許多,他掃視了一眼那些正在歌頌他功績的大臣們,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眾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報?
然而,他並未等眾大臣的回答,便直接宣佈退朝,直接溜號走人,只留下了一眾的大臣面面相覷。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