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那些剛剛招募到的新兵們便被集合了起來。
作為優先挑選的方東明也不客氣,直接就將那些看著就身強體壯一些的青年挑選了出來,讓他們加入自己的加強排。
看得王大山他們這三個排長都連連苦笑,偏偏又不能說什麼。
再將新兵們帶回自己的位置後,方東明並未第一時間讓他們就進行步槍的射擊訓練。
在他的想法中,要優先挑選出來的是機槍手和擲彈筒手,但又不可能讓他們每個人都打一下來看看天賦。
所以,方東明決定用力量和協調性來測試篩選相關的人員,篩選出來後他就會給予相關的射擊經驗,讓他們快速成長。
現在的時間緊迫,也沒什麼好耽擱的,當天下午,方東明就組織了起來。
透過搬重物和快速轉身等簡單的測試來測試他們的力量和反應靈敏程度。
1個下午過去了,成功篩選出了18個方東明認為最為合適的人選,這中間肯定有錯漏的,但方東明有掛,所以他也不在乎。
隨後各班人員的分配了,每個班1個3人輕機槍小組,1個3人的擲彈筒小組,餘下的9人使用三八大蓋。
趁著夜色,將新兵們都分配到各個班,方東明又馬不停蹄的給每個人賦予了的相關的使用技巧經驗,助他們快速成長。
其中,使用步槍的每個人賦予2份步槍射擊技巧,擲彈筒的,主射手2份,副射手與彈藥手1份,輕機槍也是一樣。
如此一來,基本將方東明儲備的擲彈筒和輕機槍射擊技巧都揮霍一空。
步槍的射擊技巧倒是還剩33份,這些方東明打算往後再給予連內其他排的戰士。
一番的整編過後,加強排每個班15人,加上他跟張鐵這兩個正副排長共計47人,裝備跟火力更是達到了一個鬼子小隊的規模。
而三連的整編計劃也在鄭建業與張圖的商量下完成。
其中這一次繳獲的輕機槍,除去原有1挺,減去分配給加強排的3挺,剩餘8挺,連同4具擲彈筒,直接就分配給了各排。
讓他們每個班可以擁有1挺輕機槍或者一具擲彈筒做為班級火力。
其中一排與二排分到2挺輕機槍和1具擲彈筒,三排則是2具擲彈筒和1挺輕機槍。
隨後剩餘的1門九二式步兵炮和一挺九二式重機槍被歸屬為連直接重火力班。
最後那89個新兵和連同剩下的差不多50個的老兵也會被重新分散。
最終形成多數1個老兵帶2個新兵,少數一個老兵帶一個新兵的模式。
最後,在鄭建業他們的預想中,三連九個步兵班,每個步兵班12人,重火力班28人,再加上加強排的47人,再加上五個連排幹部,三連整體會達到188人。
不過這些的整編暫時只是計劃,那些新兵們現在還處於集中訓練的階段。
而且鄭建業還計劃拿西村據點開刀,所以他們僅僅只是將計劃擬定了出來,等到拿下西村據點後再開始整編。
PS:求追讀,求月票,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