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很遠,戰士們攜帶的物資也很沉重,但卻是沒有一個抱怨的,甚至扛著這些物質的戰士們,一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相比打個三槍就要跟小鬼子拼命的狀態,如今只是多辛苦一點點,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甚至如果可以的話,這樣的辛苦,他們寧願每天都來,那就是太幸福了。
新軍了大概一個來小時,太陽慢慢從東邊開始爬起,方東明揮手示意眾人停下,開始吃乾糧,休息一個小時。
而他自己則是開始構思下一步的計劃,對於兵源方面,他打上了游擊隊的主意。
方東明一邊啃著乾糧,一邊在腦海裡仔細梳理著將游擊隊納入麾下改編為正規軍的利弊。
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的,游擊隊熟悉當地的地形和民情,他們在與小鬼子的長期周旋中積累了豐富的遊擊作戰經驗,若能將他們收編,無疑會極大地充實部隊的戰鬥力量。
而且,這些游擊隊員大多是懷著滿腔熱血,對小鬼子也是恨之入骨,戰鬥意志堅定,一旦加入正規軍,經過系統的訓練和整合,就會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抗日力量。
從兵源角度來看,收編游擊隊能迅速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讓新獲得的武器裝備得以充分利用,加快部隊擴編的程序。
同時,游擊隊長期在當地活動,與百姓關係緊密,他們的加入還能進一步加強部隊與地方群眾的聯絡,為部隊開展工作提供諸多便利,無論是情報收集還是後勤補給,都能得到更好的支援。
然而,收編游擊隊也面臨著不少棘手的問題。
首先是指揮和管理上的難題,游擊隊長期獨立作戰,有著自己的一套作戰方式和指揮體系。
隊員們有些自由散漫慣了,要將他們融入正規軍的嚴格紀律和指揮系統,必然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一些游擊隊員可能無法適應正規軍的作息時間、訓練強度和層級管理模式,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磨合和規範。
再者,游擊隊的裝備參差不齊,人員素質也良莠不齊。
有些隊員可能缺乏基本的軍事素養,戰術配合意識薄弱,這對於整體作戰能力的提升是個挑戰。
不過這一點對於方東明來說,到是比較好解決,他的系統可以直接賦予相應的技能,這能極大的縮減相關的訓練時間。
思索了一番過後,方東明覺得將游擊隊收編到他麾下的隊伍裡,絕對是相得益彰的事情。
而招收相關游擊隊的目標,方東明將其定在了平縣。
那裡的游擊隊人員多,長期跟小鬼子做著鬥爭,也飽受小鬼子掃蕩的苦難。
如果他安排人帶著一部分的槍支彈藥去尋找游擊隊,與游擊隊相商用槍支彈藥交換一部分人員。
那麼,相關游擊隊的負責人應該是願意的。而且,如此此舉也是加強抗戰武裝力量。
甚至方東明還有另一方面的想法,那就是取得游擊隊的信任後,尋求他們的幫助,他要攻打處於平縣的戰俘營。
戰俘營內可是關押了四五百個戰俘,這些人作戰經驗豐富,只要招收到了,稍加整合,就是一股不弱的武裝力量。
如果這兩個計劃順利完成的話,那麼他麾下的隊伍就能夠達到四五百人。已經完全抵得上新一團半個團的兵力了。
方東明是越想越激動,但是想要實現卻絕對不是易事,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謹慎,細細謀劃。
休息時間結束,隊伍重新踏上征程。
方東明把胡勇拉到一旁,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
胡勇聽完,眼睛瞪得溜圓,既驚訝又興奮:“老方,你這想法太大膽了!不過,真要是成了,咱們可就鳥槍換炮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