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四十里的山路,白天走都要將近四個小時,晚上走夜路更慢。
一路上,兩人都很少說話。
似乎在大夏,父子之間的交流都很少。
張偉也習慣這種沉默,對他來說,能和父親再在一起,就已經很美好了,因此他也沒有刻意的去說些什麼。
兩人走了半個來小時,張開明提議道:“偉偉,你來背揹簍,換我來挑挑子。”
早上來的時候兩人就是輪換著挑的,而且來的時候擔子要輕一些,只有二十斤苞谷,二十斤小麥,加上三塊肉,總共才五十來斤。
現在籮筐裡光是大米就有二十斤,麵粉有十斤,兩把麵條又是十斤,一壺菜籽油和一壺白酒也都是十斤。
只這幾樣,就有六十斤了,還有那麼多罐頭、炒花生、炒瓜子、醬油、醋等等,又是幾十斤。
張開明背的豬仔卻只有十來斤,他哪肯讓張偉一個人挑?
“爸,不用!”張偉拒絕道:“我還不累,你抱好‘大黃’就行。”
“大黃!”張開明怔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這是張偉給狗崽取的名字。
忍不住說道:“狗崽才這麼點點大,你給它取名叫大黃,叫小黃還差不多。”
張偉笑著道:“總會長大的,大了再叫小黃,就不好聽了。”
張開明想想也有道理,就不再糾結,老話重提的道:“還是換我來挑挑子吧!”
張偉仍堅持的道:“爸,真不用,我才吃完飯,有的是力氣,等我乏力了,我們再換。”
張開明拗不過他,只好說道:“那行,你要是覺得累了就喊我。”
張偉答應後,父子倆又埋頭趕路。
這一走,又走了一個多小時,張開明見張偉還是沒開口說換,他震驚張偉的力氣大,耐力長,也有些欣慰。
這時,他哪裡還不知道,兒子這是心疼他。
兒子心疼他,他哪又不心疼兒子?
張開明道:“偉偉,你都挑這麼久了,該換我來挑了!”
“爸,真不用!”,張偉再次拒絕,笑著道:“我想試試我到底能挑多久,你就讓我先挑吧,真挑不動了,我肯定會和你說的。”
他是真這麼想。
畢竟他以後要打獵,耐力相當重要,他也想測試一下他的極限在哪裡?
見他這麼說,張開明嘆了一口氣,只好繼續趕路。
他們從李大成家出發時,大約是七點左右,走了三個小時左右,到了一個叫麂子渡的地方。
這裡在兩山之間,是一道深深的河谷,河谷兩岸都是懸崖,陡峭如刀削斧劈一般。
麂子渡顧名思義,據說以前有麂子成群的從這裡渡河,從名字也可以看出這裡有多險峻荒蕪,附近三五里都見不到人煙。
此時月光灑下,更顯得河谷幽深,加上河水奔騰,人走在小道上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
張偉和張開明過了河上的石拱橋,往前剛走出一百多米,張偉耳朵一動,突然停下腳步。
張開明正要詢問。
張偉伸手指在嘴前,對他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
完了後,張偉輕輕放下籮筐,抽出扁擔,動作都極為輕微。
張開明見了,心中好奇,不知道張偉為何突然如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