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門口。
背揹簍的、挽著籃子的、拎著布袋或者網兜的,或一個人,或兩人結伴,或一家幾口,或三五成群,從供銷社大門進進出出。
張偉拿著扁擔,側著身,才擠進供銷社裡面。
裡面不說人擠人,但也真沒什麼立足的地方。
主要是上街的人大多都揹著揹簍,你要是靠近一點,人家一轉身,揹簍就可能撞上你。
就算張偉身手靈活,在這裡也派不上用場,只能老老實實的等前面的人離開,他才能移步前挪。
足足消磨了幾分鐘,張偉才好不容易到了櫃檯前。
李大成就在櫃檯裡售貨,可依然輪不到張偉。
買東西的人不是排成一行的,而是在櫃檯前一字排開,至少十來個人在挑挑選選,問價付錢。
李大成在給張偉身旁的一位大嫂賣完東西后,才瞥見他,百忙之中問了一句:“你怎麼來了?”
張偉道:“二舅,幫我拿一隻手電筒,再拿四節電池。”
“你等著!”李大成只說了一句,就先去給另外的顧客賣東西,大約兩三分鐘後,才將手電筒和電池拿到張偉面前的櫃面上,說道:“電筒7塊2毛,四節電池一共2塊4毛。”
“一共9塊6毛。”
說完還補充一句:“都是議價的。”
張偉掏出一張大團結遞過去。
李大成接過,麻利的找回四張1毛的零錢。
知道李大成忙,張偉也不多耽擱,說了一句“二舅我先走了!”拿上手電筒和電池,轉身又慢慢擠出供銷社。
除了供銷社,街道上其他地方雖然也有不少人,但卻一點兒也不擁擠,可以悠閒的逛街。
張偉沒心思閒逛。
隨便找了一家理髮店
這年代可不興什麼長髮、碎髮,而且張偉上一世當過兵,習慣了短髮,這次他就直接剪了個平頭。
理完髮後,張偉照了一下鏡子。
鏡子裡,平頭的少年少了以前長髮的飄逸和憂鬱,添了一份幹練和英氣。
這才是他想要的樣子。
張偉很滿意。
沒問價格,掏出么舅母給的那張5塊的遞過去,理髮師傅找回他4塊錢。
“1塊錢理髮,真便宜!”
出了理髮店,張偉感慨一句,朝沈裁縫的店走去。
裁縫店裡這時也沒什麼人,只有一箇中年婦女滿面笑容,看著沈綵鳳給一個十來歲的男孩量尺寸。
沈青衣這會兒也沒做裁縫活,見張偉進店,招呼道:“你要做什麼衣服?”
張偉道:“我不做衣服。”
沈青衣道:“那你是看布料?”
張偉道:“我給爸媽、大嫂,還有兩個妹妹和侄兒、侄女做衣服。”
沈青衣聽了,臉上一喜,這可是七件衣服啊。
他在三岔街上開裁縫店有幾年了,還沒接過這麼大的單,連忙問道:“要做的衣服你帶尺寸了嗎?”
張偉道:“沒量過,但不重要,我可以給你說他們的身高、體重,胖瘦,你根據這個來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