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等我辦完事,恐怕還得麻煩你來這兒接我一趟。”
“這沒問題,不過咱事先說好,我過來接你,要是在鎮上能湊夠一車人來這邊,就收你一個人的車費就行。”
“要是沒人過來,那也還是按包車算。”
“我這空車跑過來也挺遠。”
“行,那我辦完事提前給師傅打個電話。”
“成。”
約好回頭來接我後,司機師傅又幫著我把行李辦了下來。
其實也沒多少行李,主要是給黃嬌嬌奶奶帶的東西。
都說望山跑死馬,站在路邊往下看。
藉著落日的餘暉,是能夠看到坐落在山腳的水井村的。
村子規模不大,約莫只有二三十戶人家。
但等我拿上東西,沿著那條水泥路往下走的時候,才發現還真不算近。
眼瞅著天就徹底黑了下來,也還是沒走到村口。
一直走了快四十多分鐘,總算是到了村口。
彼時月亮都已經爬上了樹梢、星星也露了出來。
夜色正亮。
村口呢有好些足有磨盤粗細的野酸角樹,樹下有三口水井。
清澈見底的井水,沿著溝渠嘩啦啦往外流出來,還能看到山螃蟹在裡頭遊動。
水井村雖然地處偏僻,但環境絕對沒的說。
空氣只怕比我老家還要更清新幾分。
三口古井不遠處,還豎著一塊已經在歲月侵蝕下光滑如鏡的石碑,石碑上能看到水井村三個古樸大字。
古井、古碑。
一看就上了年頭,這古井村也算是個古村落了,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兵荒馬亂的時候,人們躲進這深山裡頭建起這古井村。
我抬頭四處張望了一下,正想著找個人打聽一下黃嬌嬌奶奶具體住址的時候。
就看到兩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拿著竹編的小魚簍往這邊跑了過來。
“小朋友這天都黑了,你們還跑這兒來幹什麼?”
見我手裡頭大包小包提著不少東西,又是個生面孔。
兩個小孩有些怯生生的看著我,不過很快其中那個虎頭虎腦、眼睛很大的小男孩就開口搭了話。
“我兩來抓石蛤蟆。”
“這石蛤蟆只有晚上才出來。”
一聽這話,我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
石蛤蟆,我們那邊叫石蛙。
小時候師父也帶我去抓過,一樣得等到晚上天黑以後,打著手電筒沿著小河、小溪,特別是石頭多、水清澈的小河溝旁邊去找。
味道相當鮮美。
“那你兩小心點,別跑遠了,也別往水井便去。”
“知道了大哥哥,哎大哥哥你是幹啥的?”
“你不是我們村的人。”
“我啊是黃嬌嬌的朋友,幫黃嬌嬌捎東西回來給黃奶奶,你們知道黃奶奶家住哪兒嗎?”
一聽我是黃嬌嬌的朋友,兩個小男孩立馬不在怯生了。
還是剛剛搭話的那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立馬抬起手指了指村裡頭的方向。
“大哥哥你是嬌嬌姐姐的朋友啊。”
“嬌嬌姐家就住在村子最後頭,你從這兒一直往裡走。”
“一直走到最後面就是了。”
“真乖。”
從袋子裡拿了些零食分給兩個小男孩後,我提上東西就進了村。
整個水井村四面環山,而且都是些石頭山,山上各色灌木植被茂密。
很多看著就像是公園裡頭的假山似的。
村子裡頭的房子呢,除了有一家是二層的紅磚小樓,其他都是用石頭壘砌的。
路也鋪了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