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偏遠,村裡頭的孩子到了適合年齡想要上學的話,就得跑去很遠的地方。
交通又不算發達,翻山越嶺需要走很遠的山路。
一來不方便、二來剛到適齡的孩子其實歲數也不大,剛六七歲,家裡頭也不放心。
一來二去的,村裡頭不少孩子就耽誤了上學這事。
許多孩子愣是拖到十多歲採才去上學。
這樣一來歲數比其他同班孩子大了很多、基礎又差,就導致水井村的孩子輟學率十分離譜。
用黃村長的話來說大概就是,整個水井村別說出個大學生,就是能混到初中畢業,都算是文化人了。
上學難,成了水井村最頭疼的問題。
村裡頭大多數人啊其實也不大在意這問題。
大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思想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
黃大牛不大一樣,他當時唸到了初中,對水井村上學難這痛點深有體會。
又去參軍入伍、見過世面。
知道要是不解決這問題,水井村的孩子只怕世世代代,都要過著和老輩人一樣的日子。
“我把這問題向上頭反應了很多次,上面也很重視,專門給撥了款。”
“就在村後頭單獨建了一所小學,雖然不大,也只能唸到三年級。”
“但也算解決了我們村裡頭孩子一拖再拖,十多歲才去念一年級的這問題。”
“學校是建起來了,從那兒安排老師又成了問題。”
“一開始啊上面安排了老師,可兄弟你也知道我們這地方太偏了,工資呢也開不高。”
“一點盼頭沒有,老師來了好幾撥,都沒待多久就走了。”
“剛開始那會,村裡頭不少人還埋怨,在我看來啊這能有啥好埋怨的。”
“誰都想往外面去,也沒誰有資格把人往這窮山溝裡頭拽。”
聽到黃大牛這話,我都忍不住朝他豎了豎大拇指。
“前年小芳老師帶著她物件小陳老師,到我們這支教。”
“剛開始我們也以為小方老師、小陳老師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像之前那些老師一樣離開。”
“誰想到,小芳老師他兩一呆就是兩年。”
“前不久小芳老師家裡頭遇到點事,她和小陳老師就回老家去了。”
“說好了前天回來。”
“我前天安排了人去鎮子上接人,等了一天也沒見到人,直到今天也還沒見人。”
“電話也聯絡不上。”
“黃村長是擔心小芳老師他們不回來了,村裡頭找不到老師?”
黃大牛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又立馬搖了搖頭。
“實不相瞞,我肯定擔心小芳老師他兩要是不回來,村裡頭的孩子怎麼辦,誰來教?”
“可我更擔心小芳老師他兩出什麼意外吶!”
“這都三天了,一點訊息沒有。”
“今天在見不到人、再沒訊息,我都準備帶著大傢伙沿路去找找、去鎮子裡頭、縣城裡頭問問。”
“只要人好好的,願不願意繼續回來支教,那是人家的選擇嘛。”
我回頭撇了一眼院子裡頭幾十號水井村的壯勞力,想了想開口說了句。
“黃村長,您要是信得過我的話,這事沒準我能幫著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