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風雲

第5章 眼前一幕

如今的廣播電臺,早已風光不再,以前普通人家可以不訂閱報紙,但是不能不聽廣播,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視異軍突起,這種“有影、有聲、有色”的傳播媒介,一經問世,迅速普及,很快就取代了廣播老大哥的地位排位第一。

清陽日報是國內最早創刊的地方級機關報之一,現為清陽市委機關報,具有黨報的唯一性、權威性、可信性,的顯著特徵。報刊版面分為頭版新聞、地方新聞、國內國際新聞、文體及焦點話題等五大版塊,對開八版。

清陽報社下轄清陽日報、清陽晚報和一家數字報刊平臺,還有一個印刷廠,共有職工454人,其中185人屬於報社印刷廠,印刷廠是企業性質,獨立核算單位。

如果不是刻意為之,他還真搞不懂電視臺和報紙居然還有著各種名頭的“子公司”!

機構如此眾多,人員如此眾多,別說目前財政不好,就是好的時候兩家媒體開支都是巨大的,這還不包括固定資產和機械裝置維護的費用。

兩家單位,近1300多人的龐大隊伍,一旦推入市場,該是怎樣的投入產出比才能維繫這部巨大機械的正常運轉!

荊濤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他還沒有落地,已經預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了。

受網路和新媒體的衝擊,目前全國各地的主流媒體生存都很困難,據瞭解,近幾年,一批批的報紙刊物停的停,“融”的“融”,紙媒出現大量“陣亡”的現象。

紙媒日子不好過有目共睹,但電視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兒,全國四千多家電視臺,同樣面臨生存考驗!

我國是中央、省、地、縣“四級辦臺”,部分經濟條件較發達的城鎮辦起了五級辦臺,也就是說,還有“鎮電視臺”!中國是全球電視臺最多的國家,多而不精,亂象叢生,很多電視臺靠“吃政府飯”勉強維持。

更嚴重的是,這麼多的電視臺導致大量的重複製作、重複播出、重複覆蓋,增大了支出成本,造成了極大的社會浪費。

經過這幾年影視環境的變化,電視臺也迎來了陣痛期,特別是總局三令五申下發有關“電視廣告整頓通知”,對那種存在誇大誇張虛假宣傳、誤導受眾的醫藥保健、美容化妝甚至收藏……等方面的廣告進行重點整治,這樣一來,對那些三四級電視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是不會跟這些三四線電視臺合作的,三四線電視臺只能依賴醫藥保健、化妝美容、招商加盟等廣告業務而生存,在一次次越來越嚴苛的整治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電影片道被勒令停播整改。

有業內人士悲觀地預言,隨著部分紙媒的“陣亡”,電視臺終將會迎來“崩盤期”,而這個崩盤或許先從地市級臺開始。

這就是地市級媒體面臨的嚴峻形勢,中央級媒體憑藉先天優勢,無論是理念、資金還是技術和人才方面,是地市級媒體無法比的,而縣級媒體立足本地進行深耕,加上當地政策支援和機動靈活,正在煥發新的活力。地市級媒體夾在中間,艱難求生,承受著“上”和“下”以及眾多網路媒體的多重擠壓,不改,就會出現中間疲軟甚至塌陷的可能。

當然,因為體制問題,電視臺還不至於急速崩盤,但是電影片道的關閉重組,已經不可避免。

這次的媒體整合是要將紙媒、電視、廣播等多家媒體大融合,整合成拳頭產品,一改過去各自為政就局面,避免資源浪費。

“請問,這裡有人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