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滸開始覆宋闢明

第61章 引狼入室?

羊苴咩城東邊、洱海西岸有一個小漁村,名為才村。

這裡背靠蒼山,面朝洱海,多數村民以打漁為生。

才村北面最好的位置,坐落著一個莊園,名為渚清院,取自唐朝詩人杜甫的那句‘渚清沙白鳥飛回’。

坐在渚清院,看雲捲雲舒,聽風吟水唱,可謂愜意自在。

可今日,坐在這裡的兩人卻沒有這份閒情逸致。

坐在首位之人一雙丹鳳三角眼、面相不怒自威,正是大理相國高智昌長子高伊。

高伊左手邊的男子面若冠玉、唇紅齒白,名為高何,乃是高智昌第二子。

“大哥,我收到切確訊息,兩日之後,皇帝要去聽泉寺上香。”高何看著嫋嫋生煙的茶杯,言辭平和的說道。

“兩日...”

高伊敲著膝蓋,神情冷冽的問道:“三十七部的聯絡人可在?”

“在的,”高何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由於李紫琮、李伯祥二人抓了慕寧雪山,如今慕寧部可著急得很。”

高伊思索了一陣,才說道:“告訴他們這個訊息,剩下的事,慕寧約布那個蠻子應該知道怎麼做。”

“是。”

高何應了一聲,兩兄弟坐在廳堂,看著遠處風平浪靜的葉榆澤,都露出了笑容。

大理相國高智昌,乃大中國皇帝高升泰之孫,高國主高泰明的幼子。

最後一個兒子,往往最是溺愛。

高泰明這等人傑亦是如此,對待這第八子尤為喜愛,甚至有過廢長立幼,立高智昌為繼承人的打算。

只是高泰明還沒來得及實施,便撒手人寰。

而這就讓段和譽抓到了分化高氏的機會,他先立高智昌為大理相國,轉而又重用高泰明的弟弟高泰運。

多次被忽視的高智昌豈能容忍段和譽這般做派?

於是他在一次酒後,口出怨言,公開說皇位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罵段和譽是竊國賊。

段和譽自然是惱怒不已,可他並沒有浪費這次的機會,將高泰運和高泰明長子高明順拉到了自己的陣營。

在這兩人的勸諫之下,段和譽將高智昌流放。

結果高智昌因積鬱成疾,在流放路上便死了,只留下了兩個兒子。

如今,終於讓高伊、高何抓住了機會,他們又豈會放過?

高何從才村離開之後,便直接去了蒼山斜陽峰麓仙鶴塘,這裡有一座將軍廟。

將軍廟坐西向東,大殿單簷歇山頂木結構建築,面闊五開間,大殿對面是過廳、門樓和戲臺,是大理各族時常聚會的地方。

高何走進大殿,看著被供奉的利濟將軍,神情中帶著幾分不屑。

這利濟將軍,乃天寶年間大唐大將李宓。

唐天寶十三年,李宓與何履光帶兵十餘萬征伐南詔,兵敗後投洱海殉國。

戰後,閣羅鳳下令收集唐軍陣亡將士葬於西洱河南岸和舊鋪,刻碑勒石題為“大唐天寶戰士冢”,後稱“萬人冢”和“千人冢”。

大碑落成之日,閣羅鳳率軍民前往祭奠,親自致悼詞曰:“君不正而朝綱亂,奸佞起而害忠良。生乃禍之始,死乃怨之終。嗚呼悲哉!唐師陣亡兄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