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統制府內檀香嫋嫋,卻壓不住帳中肅殺之氣。
耶律大石將兩份急報傳了下去,讓遼國諸位大將瞭解一下目前的情況。
眾將看完後,都皺起了眉頭。
御弟大王耶律得重身著紫袍金帶,輕撫頜下長鬚沉聲道:“都統軍稍安勿躁,南朝雖兵馬眾多,但戰力著實一般,倒也不必太上心。”
“正是如此!”
遼國皇親的耶律宗雷站起身來,行禮後請戰道:“末將願領兵五千直搗滄州,定要讓南朝知道我大遼鐵騎的利害!”
其話音剛落,三位弟弟宗雲、宗電、宗霖亦是摩拳擦掌,紛紛請命。
“四位皆是我大遼的後起之秀,勇氣可嘉!”
歐陽侍郎看著四人,溫和的誇讚一句後,繼續說道:“不過如今女真蠻子在北境連破三州,完顏阿骨打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此時若與南朝蕭峰交惡,豈不是腹背受敵?不如先派遣使者,與南朝蕭峰闡明唇亡齒寒之危,想來南朝有學之士會協助我等的。”
耶律大石不禁問道:“以侍郎之意,什麼情況下那南朝蕭峰會同意罷戰?”
“這倒不難,”歐陽侍郎笑了笑,平和的說道:“蕭峰不過一介草莽,卻生生佔領了南朝近三路之地,我等不妨承認蕭峰為齊王。如此一來,南朝必然不能忍受,會繼續派遣大軍剿滅蕭峰。有了南朝牽制,蕭峰主力自然難以分心與我大遼為敵。否則兩面受敵者,便成了他蕭峰。”
此話一出,耶律大石頗為認可,扭頭看向耶律得重問道:“大王以為如何?”
耶律得重思索片刻,才開口道:“南朝自立國以來,一直窺視我大遼的燕雲之地,蕭峰乃南朝之人,自然不會例外。是以,本王以為歐陽侍郎的計謀可行,但需要打疼蕭峰,他才會聽我們說話。甚至成為我大遼刺向南朝的刀!”
耶律大石聞言,認真思索一陣後,才說道:“不妨先派出使者,與蕭峰交流,若依歐陽侍郎之法能暫時拖住蕭峰,便是最好不過的。若蕭峰執迷不悟,再請大王領精銳大軍,教訓此人。”
耶律得重起身應道:“都統軍放心,某家攜四子並答裡孛將軍等人駐守南路,定保南境無虞。賀將軍與瓊先鋒皆折於其手,正好能為他們報仇!”
“哼,不過是南朝遊俠僥倖得手!”
阿里奇冷笑一聲道:“待末將北境事了,定要會會此人,看看他究竟有何能耐!”
耶律大石目光掃過帳內諸將,沉聲道:“那就這般定下來!北路軍由本人親自統領,兀顏將軍坐鎮中軍,阿里奇將軍為先鋒,耶律國珍將軍掌管糧草,烏利可安將軍負責斥候…”
他逐一分配職責,接著在輿圖上劃出清晰的戰線,繼續道:“女真騎兵雖悍勇,但不懂陣法排程,我等需以鐵桶陣困住其主力,再以精銳鐵騎側擊,定能破敵!”
歐陽侍郎上前一步躬身道:“都統軍深謀遠慮,只是如今國庫空虛,糧草器械恐難支撐兩路用兵。”
帳內氣氛頓時凝重起來,眾將皆知此言非虛,連年征戰已讓大遼府庫漸空。
“此事我早有安排。”
耶律大石緩緩道:“西州回鶻已答應援助糧草,某家已派親信前往接應。只要挫敗女真這波攻勢,待秋收之後一切都會好轉。”
眾將聽得此言,才算是鬆了口氣。
耶律大石則果斷下令道:“傳我將令,南路軍三日內開拔涿州,北路軍明日拂曉集結,隨本帥出征!”
“謹遵將令!”眾將齊聲應和,各個磨拳擦掌,只待大幹一場。
等眾將離開後,耶律大石望著輿圖上蜿蜒的邊境線,心中暗道:“蕭峰、完顏阿骨打,這亂世棋局,且看我大遼如何落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