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
李牧一生的輝煌,功績數不勝數,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強秦,南支韓魏。
可真正讓他被封為武安君的功績,還是他三番兩次大敗秦國,而且是巔峰時期的強秦。
最後沒辦法。
秦國實在沒有人能打過李牧。
只能想其他辦法除掉李牧了。
正常來說。
哪怕李牧確實有點功高震主,為了抵禦秦國近在咫尺的威脅,一個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動他。
但奈何趙王偃選定的繼承人,趙王遷可能和胡亥共用一個腦子,他轉頭就把李牧給直接冤殺了。
其實。
歷史上含冤而死的大將,遠不止嶽武穆一人,李牧的冤死,也有讓人說不出的遺憾。
同時。
也是在李牧冤死的第二年,趙王牽就知道了,為什麼秦國耗費那麼多力氣弄死李牧。
因為就在李牧冤死第二年。
趙王遷就成為了亡國之君。
最後被流放房山。
才明白自己錯了。
為此。
趙王遷做了一首詩歌。
用於表達自己的後悔。
“嗟餘萬乘之主兮,徒夢懷乎故鄉!”
“夫誰使餘及此兮,乃讒言之孔張!”
“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
“餘聽不聰兮,敢怨秦王?”
說真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天真的很想拉攏類似於嶽武穆這樣的大將軍,李牧也是他最欣賞的戰國四大名將。
只可惜,李牧和嶽武穆一樣忠君愛國,哪怕是手握軍權,君要臣死,他們最終還是坦然接受了死亡。
........
“趙國是趙國,秦國是秦國,天,你要再這樣說話,寡人可就不歡迎你了,也不去參加你的立國大典了!”趙王偃很不滿意天拿秦國和趙國相比較。
對於趙王偃本人來說。
趙氏才是正統。
贏姓只是旁系。
秦國不過只是運氣好。
出了幾代雄主和明君。
假以時日。
趙國必將超越如今的秦國。
成為真正的天下第一強國。
長平一戰的恥辱。
也將由他來洗刷!
“老實說,我拜訪了七國君王,但他們只打算派遣宗室子弟去觀禮,只有你打算本人去的,真就不怕出意外嗎?”
天能和趙王偃在這裡閒聊,肯定不是因為趙王偃長得帥,主要是因為他給予的答覆,是七國君王之中最另類的。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
趙王偃強行把一個倡姬【舞姬】扶持為王后。
就說明了趙王偃自身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
“寡人怕什麼,當今天下,可能很多人都想寡人去死,哪怕是趙國內部也不例外,但唯獨你這個大漢皇帝,完全沒有殘害寡人的動機。”
趙王偃才不會告訴天,他就是想要出去看看,順便乘坐青鸞,體驗一下人上人的感覺,而且他相信,天大機率不會讓自己在大漢出事。
“行,你這麼給面子,我也不好太過於小氣,三白一茶比例,趙國上漲三成!”
天沒有提醒趙王偃他有可能暴斃的事情,因為沒有人認為自己會突然間暴斃。
對於趙王偃給的面子。
天選擇了用利益交換。
不佔他便宜。
自然不欠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