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眼前這驚世駭俗的一幕不小心落入其他人眼裡。
“小先生,哀家其實並非不懂權力的重要性,只是秦國曆代君王,除了秦昭襄王等少數人外,秦國三十七代君王很少有在外超過三十年的,哀家只是不想政兒也學他父王。”
趙姬緊緊抱著懷裡的天,就像是抱著一根救命稻草,她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歷代為君王者,幾乎是就像被人詛咒了一般,幾乎不得長壽,很多壯年時分就暴斃了。
遠的不說。
就說秦莊襄王嬴子楚,趙姬的夫君,嬴政的生父,未曾繼位之前,身體好好的,吃嘛嘛香,然而繼位秦王之後三年就直接暴斃了。
雖然秦國上上下下都說秦莊襄王是病逝,還是自然病逝,但就像是百越的廢太子天澤一樣,他也是在屠殺百越遺民後自然病逝的。
而秦莊襄王嬴子楚幹了一件更狠的事情。
他在任期間把周王室最後的東周滅掉了。
很難說。
秦莊襄王生前是不是遭到了周王室殘餘勢力的刺殺。
畢竟秦始皇滅六國之後也遭到了六國殘餘勢力刺殺。
反正趙姬是不相信嬴子楚是自然病逝的。
就像她不相信百越廢太子天澤病逝一樣。
在韓國關了那麼久都沒病逝。
放出來沒多久就自然病逝了。
懂的人都明白。
天澤怎麼死的。
如今秦王政已經在位五年,雖然還沒有出什麼事情,但那是因為秦王政還沒親政,真正執掌秦國軍政大權,否則發生什麼事情也難說。
總之在趙姬心裡面,王位從來不是一個什麼好位置,讓人六親不認,從此孤家寡人,坐在冰冷的王座之上,看不到身邊人的期許目光。
“政.....不會的,他註定會成為一代功績偉大的君王!”
天明白趙姬擔心什麼,無非是擔心自己也變成嬴政,為了鞏固權力,變成如此陌生。
只是他根本不需要擔心權力鞏固的問題,因為他在百越的威望,根本就沒有人能比。
當然。
只是有威望也不夠。
制度完善才能長久。
為此。
天仿造三公九卿的大一統制度。
設立了自己更熟悉的三閣九部。
所謂三公九卿。
丞相:下轄九卿,總管國事,權力之大,堪比皇帝,稱之為常務副皇帝都可以,以至於後世大一統王朝一直在削丞相之權。
太尉:總管全國軍權,執掌全國兵馬,當然,名義上是這樣,下面真正執掌士卒的各路將軍,聽不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御史大夫。
主要監察文武百官。
以及管理奏本之權。
至於九卿。
大一統王朝所有高階官職都在其中。
下轄九卿的一國丞相堪稱位高權重。
總的來說。
三公九卿是一個完善的大一統集權制度,但很考驗皇帝的執政能力。
一旦能力不足,大機率就是被下面架空,東漢權力失衡就源自於此。
因為這個原因。
後世朝代都在吸收前朝經驗。
爭取前朝舊事不會再次發生。
不斷消減相權,加強中央集權。
到了大明王朝,丞相直接沒了。
其實有時候,制度沒問題。
人才是問題,也是大問題。
根子爛了。
再好的制度也沒用,就像現在的魏國,作為第一個開啟軍功爵制度的國家,卻遠遠比不上後來者秦國,曾經橫行天下的魏武卒更是快廢了。
所以天也從來不指望自己根據三公九卿制度,再加上後世朝代制度融和的三閣九部,就可以讓自己未來創立的大一統王朝從此就千秋萬代。
讀史書使人明智。
讀詩書使人靈秀。
大一統王朝的壽命,註定不如諸侯國,動輒三五百年,甚至七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