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魏工程師。”
孟川對他們笑了笑:
“辛苦你們了,基地建得不錯。”
“我們只負責科研,其他的可不敢居功。”
林舟連忙擺手,又忍不住補充了一句:
“幫主,林舟和魏萍還是很厲害的,他們上週剛除錯好‘生態迴圈艙’,比設計時的效率還高12%呢!”
戰一笑著說道。
生態迴圈艙主要是為了培育植物的。
他們在青蓮堡裡構建了一個巨大的透明的大棚。
在裡面主要是培育一些適合火星上生長的植物。
也順便培育一些綠色的蔬菜。
現在在火星上,五十人的蔬菜自由已經可以實現。
“你們都是功臣,人類必將因為你們而偉大,而你們也必將會在人類的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孟川對所有人豎起了大拇指。
雖然孟川是主導人。
可孟川只負責出錢。
正在出力的,是在場的每一個人。
人類文明邁出的這一步,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修築出來的階梯。
“先別急著說這些。”
戰一轉移話題道:
“班主一路辛苦了,先去堡壘裡歇歇。我讓廚房燉了湯——用火星溫室種的土豆和蘑菇燉的,絕對熱乎。”
“好。”
孟川也不拒絕。
這段時間孟川全靠藥物和一些壓縮類的食物支撐著。
他是真的很懷念熱乎的食物。
一行人立即便是擁護者孟川朝半圓形的堡壘走去。
此刻離得近了,看得更清楚——每個堡壘的入口都有一道銀色的門。
門旁邊有個小小的顯示屏,上面跳動著數字,大概是氣壓和溫度。
堡壘的牆壁上,能看到一些細微的劃痕,是被風沙吹的,還有幾處貼著“青蓮”的標誌。
那是用紅色的塗料畫的,一朵簡單的蓮花,在赤紅的土地上,格外顯眼。
“這些堡壘都是聯通的,我們目前一共修建了十八個堡壘,每一個堡壘都劃分不同的功能區。”
戰一主動向孟川介紹道:
“那邊三個是住人的,中間那個大的是食堂和會議室,最裡面那幾個是實驗室和倉庫。中間的通道能走車,也能走人,有保溫和供氧,不用穿防護服也能走。”
戰一頓了頓,又笑著補充道:
“本來當初是想建得好看點,弄成房子的模樣的。結果工程師說不行——火星風大,半圓形抗風,還省材料。最後就弄成這樣了,像個‘土撥鼠洞’。”
孟川在旁邊聽著,笑笑道:
“實用就行,高樓大廈那玩意兒目前還不適合火星。”
這些堡壘不像地球上的高樓大廈那樣精緻。
也不像科幻電影裡的基地那樣酷炫。
它們就那樣笨拙地趴在紅土地上,帶著一股“接地氣”的紮實。
不管風沙多大,都能穩穩地立著。
這樣就挺好,孟川挺滿意的。
走進了堡壘,戰一主動上前幫孟川把身上的防護服解開。
不得不說,不穿這些防護服,孟川感覺一陣輕鬆。
除了重力方面還有些不適應。
但也不像在中轉站上那樣,完全零重力,沒有方位感。
在這裡還是可以輕飄飄地站著的。
“呼!終於是有家的感覺了。”
孟川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孟川絕對沒有任何別的意思。
他只是單純感覺不穿宇航服,穿著居家的衣服的感覺,和在家一樣。
但是這話聽在其他人的耳朵裡卻不一樣了。
戰一愣了一下,隨即眼睛發亮。
“對,就是家。”
戰一激動地眼含熱淚:
“咱青幫漂泊海外多年,如無根之浮萍。終於在火星,有了我們的自己的家。要是五爺還活著……嗚嗚……”